尹東妹
摘? 要: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學習起點的“邏輯起點”和“現實起點”之間有“困”“疑”“會”三種不同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文章從學生的這三種學習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促使課堂有效生成和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數學課堂的有效探究。
關鍵詞:學習起點;有效;課堂;數學
“探究學習”指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獨立地探究問題,從而獲得相應的知識,形成專業(yè)技能的過程。學生探究學習活動存在著“現實起點”和“邏輯起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現實起點”和“邏輯起點”不一定是同步的。從教材的角度來看,“現實起點”比“邏輯起點”要顯得難以把握,學生因對“現實起點”的關注和了解不夠,致使教學顯得低效或無效 [1]。再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邏輯起點”和“現實起點”之間有“困”“疑”“會”三種不同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筆者就學習起點的這“三態(tài)”,談談如何把握好學生的“現實起點”,促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探究。
一、根據學生的“困”,進行有效引導
當學生面臨新的學習,如果邏輯起點顯著高于學生自身的現實起點,則無法使用自身已有的能力和經驗來建構新的知識,因而陷進探究的“困”境。此時,若沒有教師合理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會陷入尷尬的窘境,挫傷其探究的積極性。
片段一:“平均數”的教學。
原題:男女兩組學生舉行套圈比賽,每個人有15個圈。女生有5名,她們分別圈中10、4、7、5、4個;男生有4名,他們分別圈中6、9、7、6個。問男生和女生誰圈得更準一些?
師:根據題意,你們能獲得哪些信息?是男生獲勝還是女生獲勝?為什么?
分組討論后得出結論:因為男女人數不相等,直接用總數比較,顯得不公平。
師:有沒有辦法區(qū)分出勝負呢?
生1:去掉一個女生。
師:你覺得去掉哪個女生合適呢?(教師的本意是,不可以去掉人數)
生2(男):把那個圈的最多的女生去掉。
女生群起而攻之:那怎么行,只能把圈的最少的去掉。
感悟與思考:對于學生來說,“平均數”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即使有之前學過的“平均分”的基礎,但兩者之間的作用與意義截然不同。生活中,偶爾會有“去掉一個最低分和一個最高分,來計算最終得分”的情況,這種場景容易給學生一些負面暗示。教師想用“平均分”這個“邏輯起點”,引導學生想到用“平均數”來解決實際問題,明顯超出了學生的“現實起點”,探究的“困”也因此形成。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本想從學生的認知沖突出發(fā),引出平均數,但事實卻與教師的想法背道而馳。教師一句“去掉哪個女生合適呢?”學生在這句話中,迷失了需要探究的方向,從而出現了低效教學。
究竟怎樣才能將學生帶出認知的“困”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從平均數的本質著手進行引導。如學生提出“因為男女人數不相等,直接用總數比較,顯得不公平”時,教師可以提問:“哪組同學獲得了勝利?”重點提示是兩個團隊的比賽,要尋找出能夠反映團隊情況的數據。若有學生提出增減人數的方法,則直接給予否定。如:“人數不變的情況下,有什么辦法看出哪一組獲得勝利呢?”接下來,根據學生的回答,順理成章地引出“平均數”的內容。
二、根據學生的“疑”,進行有效生成
當學生處于良好的問題情境時,會以積極的狀態(tài)進行思維,但也會有“憤悱”的狀態(tài),即心中的“疑”,難以破解。這時,學生面對材料的“現實起點”和“邏輯起點”之間是膠著狀的,這種狀態(tài)是最佳課堂狀態(tài)。只需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就能獲得靈感或自我思辨,從而“識得廬山真面目”。
片段二:“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教學。
展示情境圖,圖意為:編程組有8名男生,6名女生;合唱組共有84人;毽球隊的人數是編程組的2倍。求合唱隊是毽球隊人數的幾倍。教師要求學生使用綜合算式的方法解答,提取學生作答的典型,板書如下:
第一種方法:84÷(8+6)×2=84÷28=3。
第二種方法:84÷(8+6)×2=6×2=12。
根據板書內容,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算式相同,計算結果卻不一樣?討論中,學生對運算順序產生了爭辯,結合計算的步驟,學生發(fā)現這兩種算法均不對。第一種計算方法的順序出現了錯誤,結果卻符合題目意思。第二種計算方法,雖然計算順序正確,但結果不符合題目要求。教師根據這個情況,啟發(fā)學生:“有沒有什么辦法,既不會違背運算順序,又符合題目意思?”
沉默片刻,一生舉手:如果再加一個括號,就可以了。課堂氣氛瞬間活躍了起來,學生的思維也隨之而動。通過幾輪討論,最終將原計算改成帶中括號的算式:84÷[(8+6)×2]。
感悟與思考:執(zhí)教者沒有按照常規(guī)方法,講授“中括號”的相關知識,而是緊扣學生的“疑”,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與思考獲得對“中括號”的認識。整個過程,學生不斷地自主探究、答疑解惑,使課堂充滿智慧與靈動,較大程度地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教師正因為抓住了學生心中的“疑”,從而促進了課堂的有效生成。
三、根據學生的“會”,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
課堂教學中“未教先知”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此時,學生面對材料的“現實起點”高于“邏輯起點”,他們用“會”來駕馭課堂,貌似熱鬧、歡喜的課堂,是否真的有效呢?顯而易見,是否定的。這種歡喜、熱鬧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均沒有得到發(fā)展和提高,所謂的“會”也只是浮于表面的現象。對“未教先知”的情況,該怎樣處理呢?
片段三:“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教學。
師:同學們有沒有在超市買過東西?請買過的同學舉手。買東西的時候,你們能快速、準確地計算出金額嗎?例如,一個塑料飯盒的價格為29元,可以看為……?(將29元看成30元)
用課件展示兩件商品,并在商品下方分別標價:2□元、3□元。
師:兩件商品各買一件,可能需要付多少錢?(50元)有可能是52或53元嗎?(可能)可能六十幾元嗎?
生:可能,如果這兩個數的個位相加,有進位則是六十幾元。
師:可以舉個例子嗎?(27+36)有可能需要七十幾元嗎?
生:不可能,因為個位數最大是9,而29+39=68。
師:同學們總結一下,買這兩件商品,什么時候需要六十幾元,什么時候需要五十幾元呢?
生:這兩個數的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就是五十幾元,需要進位就是六十幾元。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兩位數與兩位數相加的口算,進位與不進位的知識。買東西時,我們可以估算,但是在超市誰不能估算?(營業(yè)員)生活里的口算,與人員的職業(yè)和數量有關,有些可以估算,有些必須精確計算。這兩件商品的價格,可能是多少?
生:第一件商品的價格,可能是20到29元,第二件商品的價格可能是30到39元。
師:你們能分別說說兩件商品加起來,是五十幾元或六十幾元的例子嗎?
生:21+32=53(元),26+36=62(元),等等。
感悟與思考:既然學生已經“未教先知”,提前“會”了,教師則可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知識間的內部聯系,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心加工、有效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對“會”的內容充分交流,由“會”引“疑”,進而深入探究所學內容 [2]。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討論,自主地找到“進位”與“不進位”兩種情況,學生對估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短時間的學習材料引入,不但較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促進師生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在面對學生提前“會”時,教師的任務反而更重了。主要“重”在怎樣重新解讀、把握和使用教材。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把握住學生的“會”,從而實施課堂有效創(chuàng)新。
總而言之,“困”“疑”“會”三種狀態(tài),只是對學生學習起點的泛化區(qū)分。其實,不同的班級群體,有不一樣的學習起點;不同的個體也有各自的學習起點。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只有不斷地研讀教材,耐心地研究學生的心理,“知其困、解其惑、促其會”,才會實現課堂的有效探究。
參考文獻:
[1]? 李琬春. 關注學習起點 構建高效課堂——分析小學數學課堂的情境設計[J]. 學苑教育,2018(09):44.
[2]? 居軍. 構建高效課堂從關注學生學習做起[J]. 教師,2015(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