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肇鵬
摘要:“知行合一”具體到教育教學中即是要求學生知識學習、理論學習必須結合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用實踐與驗證理論,最終實現學生品德與行為的共同發(fā)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落實“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也是踐行現代人才培養(yǎng)觀念,推動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人才質量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針對此,本文研究中從“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內涵入手分析,著重討論其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應用與落實。
關鍵詞:知行合一;道德與法治;實踐能力
《道德與法治》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僅關系著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也關系著學生法治精神、法律意識的養(yǎng)成。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該課程是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與優(yōu)秀行為習慣為目標的綜合性課程??梢姡n程標準中所要求的教學目標與“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踐知行合一,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論聯系實際。
理念內涵
在我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中,孔子曾說“學而不用,實無學;知而不行,實不知”,其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也強調知行結合,學以致用。隨著儒家學說研究的深入,明代王陽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理念,在他一生求索中積極實踐“知行合一”,也是我國哲學史上的重要突破。在國外研究中,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指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笨梢岳斫鉃閷W生思想是其行為的重要指導,先有思想才能后續(xù)生活中影響行為。有正確的、健康的、積極的思想才能讓學生的行為更有價值與意義。馬克思哲學中“實踐”是其核心觀點之一,指出知識來源于社會實踐并反作用于實踐,指導實踐。由此可見,知識與實踐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知識指導學生實踐與行為,實踐與行為又反作用于知識,實現知識的升華。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果在學習中過于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學生的實踐,理論不能指導學生行為,那么知識學習就毫無意義。反之,沒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有優(yōu)秀的行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學習與實踐割裂開,導致學生學習之后處于昏昏然的狀態(tài),不能有效指導學生行為,那么知識學習又有什么價值?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切實踐行“知行合一”對于學生發(fā)展的價值不言而喻,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理念,在教學中將教與做結合起來,讓學生“知”與“行”統(tǒng)一起來,更好實現《道德與法治》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教學實踐
“知”與“行”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對于人類個體發(fā)展而言,知與行的統(tǒng)一是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針對《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小學生培養(yǎng)中經常出現的意志品質薄弱、實踐成效不足甚至行為失范的問題,就需要將“知行合一”理念落實到教學中,強化學生思想與行為的一致性,讓理論來指導實踐,促進學生思想品德與行為的發(fā)展。
遵循課程標準,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為導向是《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發(fā)揮正確價值導向,學生才能從心底來約束自己行為,產生品德約束,這也是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目標。從小學《道德與法治》名稱中也可以看出,小學階段法律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道德教育確是深藏于學生內心的行為準則,即道德是最基礎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具體形式,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在低年級中即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法律意識、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例如,在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我的好習慣》單元中,即是通過四個日常場景,讓學生建立愛整潔、不拖拉、不馬虎的行為準則。通過這種場景式樣的教育方式,保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確保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知識對行為的導向 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渠道。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在小學階段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安排的課時較少,在落實“知行合一”過程中更需要教師對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達到知行合一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發(fā)現,情景式、體驗式、探究式等教學模式更能夠發(fā)揮學生知識學習能動性與實踐興趣,減少學生學習負擔。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為父母分擔》一課中,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已經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由于父母擔心做不好、學生不愿做等原因,學生很少參與家務勞動。類似課程教學中,教師即可以創(chuàng)建家庭生活場景、故事情境,由學生扮演父母、孩子進行演繹,回顧家庭生活經歷。感受父母工作、家庭生活的辛勞。進而養(yǎng)成責任與奉獻意識,“少讓父母為我操心”。當然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模式,選取生活中某一案例,讓學生探討與實踐,達到知行合一目標。
課堂教學與實踐銜接,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課堂依然是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主要陣地,是教學“知”的場地。而與“行”的結合就需要鼓勵學生走上社會,去親近自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來鞏固“知”,落實“行”。例如,在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我們的公共生活》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養(yǎng)成愛護公共設施,服務社會意識。類似教學內容中突出“知行合一”就需要讓學生深入社區(qū),積極進行實踐。在進行課本知識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對社區(qū)內的公共設施使用、維護情況進行觀察,分析這些公共設施的用途,在使用中是否存在破壞公物的現象與行為,進而增強學生愛護公物的自覺性,勇于與破壞公物的行為做斗爭。其次,在課本知識教學完成后,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基于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經驗,促進社會實踐的開展,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例如在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與實踐中,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日常行為規(guī)則進行討論,搜集生活中有哪些道德準則、法律規(guī)范,在討論之中引導學生不要違反這些規(guī)則與規(guī)范。
以行為表現為評價主體,引導學生行為發(fā)展 在“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下,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知識學習質量與成效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借助評價來引導學生行為,這是激勵學生正確行為不可或缺的方式。畢竟《道德與法治》課程不能“唯成績論”,而應該強調對學生行為與日常表現等內容的“過程性”評價,才能鼓勵學生將思想品德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有鑒于此,本文認為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評價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模式:首先是行為評價模式,即在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行為與表現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減少書面考試在學生評分中所占的比重,以評價來引導學生踐行知識,約束學生日常行為;其次在教學評價中可以采用談話的方式,切實了解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動態(tài)、情感價值觀念,藉此了解學生知識構建情況并給予合適的評價;第三種是在動態(tài)評價中,要求學生之間、學生自我進行評價;第四是在教學評價中可以將家長意見,家長對學生行為的評價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全面衡量學生“知行合一”情況,在任何評價模式中都必須秉承客觀、公平、公正原則,讓評價成為引導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
結束語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品德、法治以及行為習慣養(yǎng)成內容,學貴在能行,學而不用則廢。知識學習是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良好實踐行為又處處體現學生的思想品德與素養(yǎng)。而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對“知行合一”理念進行落實,讓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同時,用理論知識來指導、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切實達到“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談軍花.知行合一 提高德育課程的實效性[J].教育革新,2020(8).
[2]張文明.從“知行合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與當代,2019(6).
[3]特爾格麗.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J].智庫時代,2019(35).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