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玲
【摘? 要】學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步階段教育,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勞教育,全面綜合地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幼兒需要學習的知識非常多,尤其是經典國學方面的學習,是一項重點內容,也是一項長期的學習任務。利用經典國學的精髓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學習經典國學中品德高尚人物的事跡,讓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習經典國學當中人物努力拼搏的精神,讓幼兒從小樹立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國學經典的學習當中,學習古人的智慧、處世經驗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對于幼兒的成長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強經典國學的教育。
【關鍵詞】國學經典;學前教育;綜合素質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滲透到千家萬戶,幼兒了解社會的窗口越來越寬廣,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在改革開放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接班人的人生觀念,有的變得很模糊了,有的已經迷失了方向。這種背景下,需要讓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想觀念。國學經典中的思想精髓,就是這方面最好的教材,在日常教學中,把國學經典滲透在日常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真正把國學經典落到實處。
一、國學經典教育的價值作用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了解知識的窗口越來越寬廣了,人們的思想也變得復雜了,一時無法辨別各種教育思潮的真?zhèn)瘟?,總以為給孩子更多的教育,就能讓他們健康地成長。但是有的時候事與愿違,事實上很多新潮的教育思想只是曇花一現(xiàn)罷了,不能夠對幼兒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學前教育當中,人們慢慢地認識到了國學經典的價值,認識到了國學經典在學前教育中具有極其珍貴的作用。所以近年來國學經典教育在幼兒教材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充分說明了人們思想認識上的變化。
要教給幼兒什么樣的知識,或者說讓幼兒學習什么樣的國學經典才是最合適的?有人秉承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和古代的人們一樣,學習一些基本的啟蒙教育知識,比如讀一讀《百家姓》《弟子規(guī)》《三字經》什么的就可以了。有的人主張吟誦唐詩宋詞,說唐詩宋詞是古典文學當中的精品,短小精悍意蘊豐富,最適合幼兒去誦讀。有的人說給幼兒朗誦一些神話故事、童話故事,啟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為他們將來寫作打下基礎。其實這些主張都有它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也就是說,這些主張都不能全面地代表國學經典的內容。國學經典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古典文學、民俗民情、俗語諺語等內容。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只有根據(jù)當?shù)氐奈幕瘜嶋H,靈活機動地、全方面地對幼兒進行古典國學的教育,讓他們知道國學經典博大精深,以傳統(tǒng)的思想去抵制不良思想的誘惑,用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可以鞏固自己美好的明天。
二、學前教育中實踐國學經典的教學是快樂朗誦
讓幼兒了解經典國學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反復地朗誦,在反復朗誦中體悟國學經典的思想內涵,然后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實際行動中繼續(xù)學習國學經典。在幼兒啟蒙教育階段,古代的勞動人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不管歷史風云如何變幻莫測,這種教育教學的方法至今仍然熠熠生輝,值得我們去借鑒學習。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留給我們學習古典國學的一大法寶,所以在幼兒教學當中,人們把很多知識編成了順口溜,或者是非常完整的對仗押韻的句子,便于幼兒朗誦記憶。這樣一來幼兒朗誦經典國學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了,在朗朗上口的朗誦中理解句子的思想內容,理解國學經典的文學精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幼兒教材內容的安排,可以開展不同時段的朗誦活動,讓幼兒每天在固定的時段進行國學經典的朗誦。比如,早上到幼兒園以后,可以播放一段國學經典朗誦,讓幼兒充分利用一日之計在于晨的寶貴時間,學習經典國學。在反反復復的朗誦中學習國學經典,是學前教育教學中最佳的一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快樂朗誦,在朗誦中找到快樂。
三、從古典國學中了解文化的思想內涵
自中國歷史誕生以來,文化就誕生了,文化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不斷壯大,五千多年來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在這座知識寶庫中,蘊含了人類社會知識的各個方面。在日常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讓他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史,了解古典文化的思想內涵。
從文學方面說,自盤古開天辟地來,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返?,從這些神話傳說當中可以學習到古代勞動人民戰(zhàn)勝自然、永不屈服的精神。這些神話故事的學習,既培養(yǎng)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對改造大自然的興趣。
從民間文學的角度講,許多民間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些民間故事至今在勞動人民中傳誦吟唱。比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故事中的“法?!币呀洺闪艘粋€專用名詞,成了一切反動勢力的代表。“白素貞”成了一個勇敢者的化身,敢于打破一切舊勢力,為追尋真正的愛情勇往直前永不退縮。這些民間故事還搬上了戲劇舞臺,以戲劇藝術的形式,在廣大勞動人民中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
今天這些民間故事依然閃耀出它積極的意義,引導幼兒了解這些民間故事,從中汲取正能量,為他們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不只是文學領域,其他領域也有許多古典經濟學值得幼兒去學習。比如很多民間的工藝品,只要認真學習,就能從中找到很多值得學習的知識和智慧。在實際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在學習古典國學的同時,學習了解經典國學的思想精髓,為他們健康成長汲取科學的營養(yǎng)。
四、學習國學經典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幼兒園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教幼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學會做人。做人是一門大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做人的知識也不是三五天就能掌握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才能轉化為自身素質。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對于幼兒來說,首先是要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事物,科學地分析身邊周圍發(fā)生的一切現(xiàn)象,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回答他們所提出的一切問題,思想上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起來了,就需要在實際行動當中,踐行自己的行為道德價值標準。只有在言行合一的情況下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其次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方法,學習有關道德修養(yǎng)的知識,從理論上提高他們的思想觀念。在古典國學當中,有關這方面的素材也非常多,比如“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等。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一定能夠提高他們的道德行為修養(yǎng)。
五、結語
總之,在幼兒國學經典的教學當中,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當?shù)氐慕虒W資源,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幼兒對國學經典的認識,在認識的過程中學習國學經典的內容,從中汲取思想的精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在繼承的過程中,學習并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馬文利.論古典國學在幼兒教學中的意義[J].幼兒世界,2015(15).
[2]徐昭儀.淺析幼兒國學經典教學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J].幼兒教育,2014(8).
[3]朱開紅.試論古典國學在幼兒成長中的意義[J].學前教育,2011(5).
[4]朱金玉.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國學經典教學[J].啟蒙教育,2018(11).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