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穿插有大量的插圖,它們有直觀性、趣味性、形象性等特點。在教學實踐當中,如何充分利用插圖,發(fā)揮它們的優(yōu)勢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點,插圖作為生動而充滿趣味的教材優(yōu)勢,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朗讀、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插圖;興趣;寫作
在現(xiàn)有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幾乎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圖,它已經(jīng)成為了語文教科書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打開語文教材,入眼的是一幅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有精美的卡通人物、妙不可言的山水風景、更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場景等,深深吸引著我們的目光。插圖形象逼真,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適合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容易引起學生關注,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同時,從作用方面來說,學生通過形象、具體、直觀且透著趣味的圖畫,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了解插圖的時候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當前,各類新型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上的普遍應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材插圖的作用,但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合理地運用教材中的插圖,那對我們的教學具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如何利用插圖進行教學,根據(jù)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
一、妙用插圖,激發(fā)興趣
一年級學生正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要把握好習慣養(yǎng)成、興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機,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每一幅插圖其實就是一個聲情并茂的故事,通過讓學生看圖、審圖、解圖的方式,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在情境中觀察圖上畫的什么,圖畫所講述的故事,然后圖文對照學習課文。以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為例,首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再問插圖中介紹了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是否借到了尾巴引導學生“審”圖,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拋出問題:看課文是怎樣寫小壁虎去借尾巴的,它說話時態(tài)度怎樣?那些動物為什么不借給它尾巴?后來怎樣?最后讓同學們帶著以上的幾個疑問去“解”圖,為朗讀作出充分的準備。這樣將圖文信息在看、審、解的過程中,快速、合理地把圖像信息轉(zhuǎn)化為文字符號,增添了讀書的趣味,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借用插圖,做好鋪墊
課文和插圖相輔相成,插圖對課文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課文是插圖的延伸和補充。要理解插圖的神韻和動態(tài)美,只有和課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起來。我們在教學課文時,可以從插圖入手,為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課文。
以三年級上冊第四課《古詩三首》中《山行》一詩的插圖為例:遠處是一座大山,漫山遍野的楓葉紅了,像一團團火焰;近處,詩人把馬車停在一棵高高的楓樹下,站在路邊眺望山上的楓葉,似乎陶醉了。在對這首詩進行教學的時候,由插圖入手,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從畫面中解讀詩人為什么停下馬車站在那看著遠方,如果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讀插圖,說明插圖已經(jīng)體現(xiàn)其誘發(fā)、鋪墊的作用,那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就容易多了。
三、巧用插圖,引發(fā)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發(fā)散性、創(chuàng)意性等特點,讓學生為插圖“配音”,多樣化教學,增添教學趣味,有利于充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打開自己的思維??梢宰寣W生在插圖的空白處寫一兩句話,以文字配音的形式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我在上《軍神》一文時,讓學生在插圖上寫一兩句話。有學生這樣寫道:“劉伯承,您有鋼鐵般的意志,您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劉伯承,您真了不起,做手術,不打麻藥,不怕疼,我要向您學習。”在這里,學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四、利用插圖,感情朗讀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總會讓授課教師、學生都覺得它只是一個輔助,是文章的裝飾,但其實它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精心編排設計而成的。充分且合理地利用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以《小小的船》為例,我在教學時就充分利用插圖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課共有兩句話,文中的插圖把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描繪得形象、逼真,教師只要引導學生抓住“船、月兒、星星、天”這些詞語看圖學文,就會體會到星空的美好,把圖文進行對照,逐句理解,朗讀時再抓住這些詞語,就能讀出喜愛之情。
五、擇用插圖,動手寫作
色彩明艷的花兒,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語文教材中的一幅幅精美的插圖都會使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一)看插圖寫童話
教材上的插圖一般都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將精美的插圖請學生說一說,寫一寫。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之前,先讓學生看第一頁的插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上有些什么,小女孩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再請學生發(fā)揮想象把這幅美景寫下來。學生編的一個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教材中一幅幅富有想象力的畫面,使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也忍不住想把這美表達出來。
(二)看插圖寫生活
小學生年齡小,語言積累也較少。時常會出現(xiàn)寫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我們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加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此加強寫作的訓練。以《小柳樹和小棗樹》為例,文中對一家人吃棗的情景只用了一句話進行描述,可是在插圖中卻可以發(fā)現(xiàn),它豐富地展示了一家人吃棗這個事情,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寫作素材。每個人的家庭生活都是不同的,通過這幅插圖,引導他們思考自己家中的場景,喚起了他們寫作興趣。讓學生以文中句子開頭來看圖想象寫話,他們寫的內(nèi)容也是不同的家庭真實寫照:有寫爸媽孝敬長輩,有寫爺爺奶奶疼愛孫子,還有寫吃了棗子的好處等。通過這種寫話,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插圖豐富了課文的內(nèi)涵,插圖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小平臺,通過這個小平臺獲得了美的感受以及學習的樂趣。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插圖,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圖文的對照中增添課堂趣味,在幫助學生更加深刻領會課本內(nèi)容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春艷.如何有效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J].散文百家(下),2018(7)
[2]朱華英.插圖——不可忽視的課程資源[J].小學語文教師,2006(9)
[3]胡慧莉.讓教材插圖“動”起來[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6)
[4]徐少麗.淺談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中),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