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習性評價視角下的議題式教學探索

2021-07-11 06:16:46楊懿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課例研究議題式教學思想政治課

楊懿

[摘? ?要]文章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七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教學實踐為例,思考如何在學習性評價視角下開展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教師可從指向評價目標的議題設計、融合評價過程的情境設計和運用評價方法的教學應對等方面,思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貫穿評價,并用評價來促進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學習性評價;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課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3-0045-0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強調了評價機制的重要性。教學和評價應該是一個整體,評價可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相互陪伴、共同經(jīng)歷的一段學習旅程,評價目標是我們明確的、可預期的“目的地”。當前,學習性評價(Assessment for Learning)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越來越凸現(xiàn)出來。如果能夠首先明確評價目標,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便可朝著目標前行,同時細細品味沿途的風景。下面,筆者嘗試在學習性評價的視角下對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進行探索。

一、蓄勢“發(fā)球”——指向評價目標的議題設計

學習性評價理論認為,學習性評價應針對學習目標和學業(yè)標準,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教師在備課之初就應該有明確的評價意識,評價目標需基于學習目標來設置。思想政治課的議題設計應指向評價目標,所設計的議題既要切合課時的教學內容,又要體現(xiàn)正確的價值觀。它不是一個有固定答案的“封閉式提問”,而是有充分的可討論的空間,使學生在整合基本知識、把握基本觀點、明確方向引領的基礎上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展示自己的行為?!白h題”對于一節(jié)課來說就像是在一個球類比賽中的發(fā)球,好的發(fā)球對于整個比賽的流暢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筆者嘗試圍繞評價目標設計議題,就如在發(fā)球之初就思考球的去向。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七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教學設計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明確課程標準中“領會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弘揚民族精神”的要求。其次,梳理本課知識,了解其中的邏輯聯(lián)系為“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即民族精神的內涵、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再次,從學科知識整合程度、學科思維運用程度、學科表達專業(yè)程度明確評價目標。具體為:學生能夠表述出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體會中華民族精神的真正價值并結合實例論述,在文化發(fā)展中表現(xiàn)出主人翁意識,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實踐中有責任和擔當。據(jù)此,設計序列化的三個活動主題,即“在薪火相傳中體會民族精神 ”“在時代發(fā)展中豐富民族精神”“在偉大復興中高擎精神火炬”。最后,確定本課的議題為“如何筑牢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課堂教學在議題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最終達到本課的評價目標。

在本課教學設計之初,就要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使高一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使教學可操作、可測評。筆者按照“依據(jù)課程標準—梳理學科內容—指向評價目標—設計序列化活動—確定本課議題”的步驟來進行議題的設計,建構課堂的整體框架。

二、主動“拋球”——融合評價過程的情境設計

從學習性評價倡導的教學與評價相融合的理念來看,學習性評價是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進行的,是有效教學計劃的一部分,注重評價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情感、動機、能力等的發(fā)展。筆者在開展議題式教學過程中,將評價反饋貫穿于情境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給予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給學生提出建議。

首先,選擇易于展開討論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李曉東教授在《議題式教學設計與實施中的幾個關鍵問題》中提及,議題式教學要圍繞話題展開討論,但不能就事論事地泛泛而談,而是要明確這種討論背后的學科支撐和討論所期待實現(xiàn)的育人價值?,F(xiàn)在的高中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生活中,會參與熱門話題的討論,瀏覽與話題相關的視頻或者文章等。議題式教學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并引導學生圍繞話題表達不同的意見,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選擇了“關于國旗的故事”這一話題。學生幾乎每天都會參加升國旗儀式,因此他們都很愿意參與到該話題的討論中來。筆者設計的故事分享活動貫穿全課教學,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讓學生按小組查閱資料,收集三則關于國旗的故事,課堂上由小組選派代表來講述。在故事分享活動準備過程中,筆者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如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與同學能否有效配合,是否積極參與資料的收集和篩選,小組分工是否合理,等等。

其次,以話題為引線,結合評價過程對情境進行結構化處理。教師要對復雜的真實情境加以剪裁和打磨,關注學生應對不同情境時的行為表現(xiàn),通過學生的評價實踐和評價參與,促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情境體驗、探究活動中來,并幫助他們在活動中掌握學科知識,提升學科素養(yǎng)和學科表達能力。

【情境一】小組代表講述:國旗故事——信仰

1949年10月7日,有些地區(qū)還未解放,仍被關押在重慶白公館監(jiān)獄中的羅廣斌和一些革命志士,得知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他們懷著美好的暢想,拆下紅色被面,縫上黃紙星星,在獄中秘密制作了一面“五星紅旗”。因為從未見過五星紅旗,對于五顆星的布局無從知曉,他們只好按照想象,將一顆大星居中,四顆小星對稱分布四方。他們制作的是“不夠標準”的國旗,但這面用信仰織就的旗幟,卻是革命先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最佳見證之一。(《紅巖》中繡紅旗故事的原型)

布置活動任務:

說一說:小組交流,時間為3分鐘。

1.聽了這個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什么樣的精神應該成為我們的民族精神?

2.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有什么突出表現(xiàn)?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xiàn)為:能夠傾聽故事,產生情感共鳴;能夠與同學分享自己聽到繡紅旗故事后的感受,堅定信念、為國奉獻、團結一致;能夠述說民族精神在各個時期的具體表現(xiàn)。

【情境二】小組代表講述:國旗故事——守護

在江蘇淮安工業(yè)園區(qū)范集鎮(zhèn)上,老共產黨員張汝孝風雨無阻守護上百面國旗。這位88歲的“護旗手”滿頭銀發(fā),雙眼炯炯有神,他左手拿著一根長竹竿,右手握著一根叉子,麻溜地用竹竿理順街道兩邊懸掛的被風雨吹亂的國旗。他說:“刮風下雨都要出來,不理順了我著急,看到國旗飄揚,我覺得生活很美好?!敝钡竭@條2公里路上的所有國旗都飄起來了,張汝孝老人這才笑了起來。提到護旗原因,張汝孝說,國旗對他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是他一生的信仰和方向。

布置活動任務:

議一議:1.守護國旗對張汝孝老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那我們應如何成為新一代的守護者?如何弘揚和踐行中華民族精神?

2.請同學們交流感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真正價值是什么。

在學生的發(fā)言和分享中,明確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xiàn)為:能夠體會中華民族精神;能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祖國;能夠明白在新時代,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是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情境三】小組代表講述:國旗故事——拼搏

郎平說,“女排精神”是愛國,是要爭取“升國旗、奏國歌”,劉晏含說“女排精神”是“一種對于自我極致的追求”?!芭啪瘛笔恰安晃窂姅场㈩B強拼搏、永不言棄”。

學生活動:播放視頻《中國女排的高燃時刻》。

辯一辯: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吸取外來文化是否沖突。

評價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觀察,明確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xiàn)為:小組代表播放視頻,并向同學們介紹女排的故事;在辯論活動中,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中華民族精神,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能夠開展基于同伴互助的學習,在小組互動評價中形成對小組同伴和其他小組同學的認同。

“花木成畦手自栽”,教師主動“拋球”,以話題為線索,將情境合理剪裁,在由信息和問題組成的情境活動中,融入評價過程,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明確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xiàn),學生才能拾級而上,逐步提升自己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巧妙“接球”——運用評價方法的教學應對

基于學習性評價理論,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中運用多種課堂評價方法,如“師生共同討論評價標準,課上進行即時評價,適時采用細節(jié)性評價和啟發(fā)性評價,為學生提供第二次接受評價的機會”。而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思考、討論、辨析等環(huán)節(jié),抓住每個應該給予評價的時機,做好課堂應對。教師在課堂中采取的教學應對就如巧妙接球,通過及時評價幫助學生持續(xù)地改進自己的學習。如果教師對學生發(fā)來的“球”表現(xiàn)得過于冷淡,不盡心,會錯失很多教育的機會;如果教師對學生發(fā)來的“球”過于熱情,處理過度,又可能壓制學生的思維,妨礙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運用學習性評價理論中的評價方法,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獲得學生的有效信息,了解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生內在的情感、素養(yǎng)、價值判斷和價值追求等。以評價為階梯“拾級而上”,利用評價結果完善教學和改進學習,可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實現(xiàn)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進階提升。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一課中,圍繞議題“如何筑牢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創(chuàng)設情境以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活動任務:聽了這個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小涵同學發(fā)言道:“我的表哥是一位消防員,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他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不幸犧牲。他在危難面前沒有退縮,就是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弘揚。我的家人聽說他犧牲的消息后,非常傷心,但是我們也一直以他為傲?!甭犕晁陌l(fā)言后,筆者的回應是:“我們都能夠體會你的感受,謝謝你的分享?!敝笙雭恚@樣做沒有很好地“接球”,沒有按照學習性評價的要求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進而錯失了促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的機會。如果當時能夠采用細節(jié)性和鼓勵性評價,如“你的表哥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民族精神蘊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言行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薪火相傳中不斷體會民族精神”,應該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與之不同,在情境三的辯題發(fā)言中,班內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吸取外來文化是不沖突的。對此,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同學們認同文化的包容性,明白在復雜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同時可以吸取外來文化。同學們態(tài)度明確,在辯論活動中能合理有序地闡釋自己的觀點。”接下來,教師提出逆向思維的建議:請思考“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吸取外來文化有一定沖突”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發(fā)言:兩者存在沖突的根源在于各民族的文化內涵存在差異性。學生還堅定表達出我們要有文化自信,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這樣的發(fā)言體現(xiàn)了評價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有價值沖突的問題,用鮮活的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用即時的評價點燃學生的智慧。這種巧妙的“接球”,推動了序列化活動的進程,促使議題式教學更加靈動地開展。

總之,教師在學習性評價視角下開展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時,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教育理解、價值追求有機地融入議題的探討過程中,以不斷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 王薇.基于學習性評價理論的課堂評價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12-14.

[2]? 顧艷麗,羅生全.國外學習性評價的理念與價值:基于文獻評論的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56-60.

[3]? 楊向東.把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J].人民教育,2015(20):46-49.

(責任編輯? ? 袁? ?妮)

猜你喜歡
課例研究議題式教學思想政治課
淺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運用
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究
考試周刊(2018年88期)2018-10-30 09:40:34
議題與實證:指向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教學探索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育核心素養(yǎng)
考試周刊(2017年22期)2017-12-09 12:47:25
關注細節(jié)?靈動分享?打造生態(tài)課堂
依托課例研究 成就高效課堂
東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 01:29:58
以課例研究為載體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基于課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語教師學習反思
考試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02:23
高中與高校思政課銜接的問題所在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13:16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效性研究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17:04
东阿县| 鸡泽县| 泰宁县| 龙门县| 客服| 崇义县| 湄潭县| 辽宁省| 亚东县| 秦皇岛市| 石首市| 洛南县| 镇安县| 旺苍县| 灵山县| 陆河县| 大丰市| 法库县| 临西县| 龙陵县| 新余市| 玛纳斯县| 个旧市| 永城市| 阿荣旗| 龙里县| 云阳县| 德阳市| 黄大仙区| 繁昌县| 姚安县| 和龙市| 新野县| 沿河| 临澧县| 镇远县| 观塘区| 元朗区| 龙陵县| 云梦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