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發(fā)展的時代價值、實踐路徑和策略建議

2022-10-05 23:47石葦
理論縱橫 2022年4期
關鍵詞:美育教育

石葦

〔摘要〕 中國民樂既是我國古老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能代表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一種音樂形式,其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內涵深刻,旋律優(yōu)美,是極富民族特色的藝術。弘揚中國民樂,不僅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的歷史使命,也是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如何從民樂發(fā)展的角度找到民樂教育的路徑值得人們關注,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為例探索如何以民樂團來促進高校民樂教育,為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發(fā)展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 民樂教育;民樂團;美育教育;新民樂

〔中圖分類號〕 G642.3; J6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 2689(2022)04 0396 07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提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的重要論斷,并將“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多次提出高校應當重視“美育教育”。民樂,包括民歌、民族樂器演奏等,是一種在民間發(fā)展起來的音樂形式,是記錄我國人文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tǒng)“樂教”的一部分。民族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展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形式。高等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各高校應當重視和發(fā)展民樂教育,以便豐富學生校園文化,提升學生個人修養(yǎng)和對歷史文化的了解,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弘揚優(yōu)秀民族精神的使命感,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全方位人才[2]。但如何在經歷多元文化沖擊的新時代,找到適合于我國高校開展民樂教育的方法是每一位美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3]。本文將以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為切入點,以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為例,提出適合于我國綜合類高校進行民樂教育從而推動美育教育的發(fā)展模式。

一、我國高校開展民樂教育的時代價值

當下是一個多元化發(fā)展的時代,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和藝術種類豐富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十九大報告指出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我們要重視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發(fā)揚民族音樂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民樂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開展民樂教育發(fā)揚民樂,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保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5],進而增強師生的民族自信力。同時可以拓展“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滿足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需要。我國高校開展民樂教育是傳承歷史之炬、滿足現(xiàn)實之需的必然要求。

(一) 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需要

中國民族音樂是保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形式,其起源可追溯到約七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音樂之一。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國樂派”音樂文化體系,在世界民族音樂中盡顯中華民族的大國氣派[6]。中國民樂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飽含民族特色、承載國家精神的藝術形式,其良好的傳承和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高校開展民樂教育可以很好地促進中國民樂在青年學生中的發(fā)展,讓青年學生在接受優(yōu)秀藝術文化熏陶的同時,可以了解中華民族精神,抒發(fā)愛國主義情懷,能更好得提升青年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 拓展高?!叭恕惫ぷ鞲窬值男枰?/p>

藝術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中舉足輕重的部分,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認為美育是自由的、進步的、普及的,主張將“美育”貫徹在教育之中[7]。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受到了許多教育者的重視,對人個體到對整個社會都有積極的影響,而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切入點和發(fā)展方向。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推動下,音樂教育需要受到各高校的重視,通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和感受能力[8]。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載體,民樂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通過對民樂文化的了解,可以挖掘其文化內涵,感受厚重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文化,體會民樂中蘊涵的民族精神,產生情感共鳴,增強民族凝聚力,讓大學生主動肩負其傳承民族精神的責任,成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9]。

二、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問題

我國很多高校一直以來都保留有民樂教育的傳統(tǒng),尤其是在美育教育受到我國教育者們重視后,民樂教育發(fā)展更成為了很多高校關注的重點。但由于長久以來大多數(shù)高校是以民樂類社團、藝術團民樂團或民樂類公選課等小范圍發(fā)展的形式,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和教師對民樂缺乏足夠的認知,主要的傳播范圍還是在小部分有民樂樂器基礎或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師生中,直接造成了民樂的傳承和發(fā)展受到限制[10]。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民樂表演不能滿足當代大眾的審美,人們逐漸失去了解民族音樂的興趣,尤其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致使民樂的傳播與發(fā)展出現(xiàn)許多阻礙[11]。

(一) 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的現(xiàn)狀

高校民樂教育以高校民樂團建設作為主要形式。高校民樂團的建設可以很好得促進校園文化發(fā)展,豐富校園文化氛圍,且隨著社會對民族器樂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高校民樂團的建設和發(fā)展速度也逐漸加快[12]。僅以北京市為例,擁有高水平民樂團的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達到35所,創(chuàng)作或改編的表演曲目如《敦煌》《絲綢之路》等高達上百首。各校致力于發(fā)展民樂的指揮及教師百余人,在籍團員千余人,在高校中形成了極強的影響力。民樂團成為了傳承民族文化重要載體,讓民樂在各高校校園中重新煥發(fā)生命力[13]。民樂團的發(fā)展可以讓學生們在演奏和欣賞音樂的同時,提升器樂水平和欣賞能力、感受傳統(tǒng)文化內涵、形成文化認同感。在數(shù)量上,設立民樂團的高校數(shù)量逐年增多,且民樂團受重視程度相較校內其他社團逐漸增高;在質量上,受到學校的重視后,訓練場地、樂器設備、演奏人才等都有了一定的支持;在內容上,演奏曲目由傳統(tǒng)風格逐漸添加流行元素,向新民樂風格發(fā)展;在成員組成上,以有民樂基礎的同學逐漸向熱愛但零基礎的同學發(fā)展,在民樂團內部形成了教學培訓的氛圍;在管理上,除藝術院校以外,很多綜合類大學的民樂團主要由校團委或藝術教育中心直接管理,少數(shù)掛靠在部分學生工作部門[14]。如此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民樂團成為許多高校實施美育教育的先鋒團隊,同時也推動著我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更好更快得發(fā)展,民族音樂逐漸被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和喜愛。

(二) 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的問題及產生原因簡析

在我國的一些高等院校,民樂教育一直是音樂教育中相對較薄弱的一部分。導致學生中普遍存在不了解傳統(tǒng)音樂理論知識、不欣賞民樂藝術形式、不清楚民族音樂中蘊涵的歷史價值、不便于開展民樂活動等情況。這對民樂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興趣度、接受度、重視度和傳播度的問題。

第一,對民樂的興趣度不高,更多的青年學生更喜歡易于接受的音樂形式。由于流行音樂的普及和西洋器樂的流行,許多教育者對傳統(tǒng)音樂的重視程度不高。特別是在信息化、全球化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的音樂接受渠道更加開放,音樂發(fā)展形式更加多元,音樂表達條件更加充足,許多的歐美、日韓、網絡流行、嘻哈等音樂形式在高校學生間廣泛傳播。許多高校學生由于新鮮感、從眾心理和鑒賞能力不足等因素,對其它音樂形式更容易接受和喜愛,而表現(xiàn)出對民樂的興趣度不高,對一些民樂課程也只是被動接受,這對民樂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9]。

第二,對民樂的接受度不高,民樂的教育門檻和較分散的種類使很多學生難以學習。由于高校的學生組成特點較復雜,民族、地區(qū)、風俗等對高校學生的影響有很多的差異,因此在高校開展音樂教學時會因為這些差異難以設計適合所有學生的課程。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音樂,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也是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很難在高校中傳播發(fā)展[15]。類似的問題普遍存在于高校民樂教育中,民樂教育通常需要以理論研究和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而理論研究的枯燥和實踐教育的門檻高都對學生的吸納學習造成一定影響。

第三,對民樂的重視度不高,對于民樂帶來的個人提升沒有足夠的認識。由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實際化、能力化、表象化,使得很多高校學生不注重民樂教育帶來的審美能力、人格修養(yǎng)等的提升,而只注重于一些外在的形式內容,使得高校教師在設計課程時不得已突出教學技能、增加觀點輸出,而將思想教育、人格培養(yǎng)等削弱,脫離了民樂教育的終極目標[16]。

第四,民樂的傳播度較低,民樂活動不易走到學生的身邊。由于民樂的傳播不僅需要演奏者和演唱者,還需要樂器、音響設備、舞臺等硬件設施,很多高校因為缺乏資金或硬件支持,且沒有此方面的專業(yè)人員指導樂器選購、設備選擇和舞臺搭建,使得校園民樂類活動有限,不能舉辦大型專場音樂會或節(jié)目表演,民樂在校園內的傳播受到很大的限制[9]。

三、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的實踐路徑 基于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建設的探索

一直以來,北京科技大學作為一所理工為主的綜合類大學,堅持重視美育教育,積極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貫徹落實“三全育人”工作,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和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發(fā)展,民樂教育就是其很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自北京科技大學成立民樂團開始,如何解決高校民樂教育面臨的問題、如何建設好民樂團一直是學校關心的問題。在開展民樂教育的時代價值的引導下,在民樂教育所面臨的現(xiàn)狀的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學對適合于民樂教育在高校發(fā)展的道路做了探索性嘗試。建立了以民樂團為中心,一二課堂結合,多點分散發(fā)展的方式,克服了高校民樂教育發(fā)展難、傳播難、提升難的特點,為國內各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參考案例。

北科學生民樂團隸屬于學生藝術團,隸屬于校團委直接管理,成立于1995年,現(xiàn)有團員約80人,涵蓋了來自全校不同學院大一到研究生各個年級的同學,具有生源廣泛,年齡全覆蓋的特點[17]。其中,非特長生學生人數(shù)達到藝術團學生總數(shù)的60%,大部分非特長生為學習過民樂或相關器樂,有演奏基礎的學生,還有少部分無基礎但熱愛民樂的學生,說明民樂演奏雖有一定的門檻,但受眾廣泛,便于傳播。民樂團目前編制完善、結構合理,擁有弦樂、彈撥樂、管樂、低音、打擊樂五大聲部,聲部齊全,配置均衡。民樂團作為藝術團中獨具特色的團隊,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日趨成熟,并于2012年獲評“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團”的稱號,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發(fā)揮了領軍作用。

(一) 聘請高水平專家進行指導,解決重視度和傳播度問題

學校一直很重視民樂團的演奏能力建設,自2012年起北科民樂團特聘張大森、景建樹、王西麟三位著名音樂家任客席指揮?,F(xiàn)任民樂團常任指揮韓學周,是校藝術教育中心重點培養(yǎng)的青年教師,指導的樂團連續(xù)獲得國際、全國、教育部及北京市一等獎、金獎等20余項。校外高水平專家指導隊伍除客席指揮以外,還長期聘請包括劉德海、余良模、張方鳴、奉朝紅、劉新、林富國、張勇、胡國堯、鄭四寬等多名來自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等專業(yè)團體的知名演奏家擔任各大聲部指導教師,指導樂團各聲部訓練。在專家教師們悉心精確的指導下,學校師生對樂團的重視度也逐漸升高,樂團的整體演奏水平處于北京市前列,屢獲嘉獎,同時,也吸引了更多青年學生走近和了解樂團。

(二) 精心規(guī)劃日常排練,解決重視度和興趣度問題

高效的排練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保證,也是保證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吸引青年學生參與的方式。獲評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團后,北科學生民樂團更加嚴格規(guī)范了排練計劃以及管理制度。在排練計劃上,每學期初,民樂團都會根據(jù)發(fā)展需要和任務,制定團隊訓練計劃,包括每學期總體目標、每月階段性任務和每周具體訓練計劃。在排練管理上,設定常規(guī)排練為每周兩次,以保證團員的成熟度和對作品的熟練度,在有演出任務前會設定加急排練和分聲部排練。在排練作品的選擇上,曲目難度、排練水平都有一定水準要求,以保證表演作品有完成度、有受眾、有高度。民樂團每年至少排練4首新曲目,其中包括傳統(tǒng)樂隊合奏和新民樂等形式,既保證樂隊整體水平,又注重創(chuàng)新性思考;既完美結合當下流行元素,又充分注重貼近群眾,做到與時俱進,吸引觀眾和聽眾,受到青年學生群體的喜愛。

(三) 著力加強第二梯隊建設,解決接受度和興趣度問題

作為學校選定的第二梯隊建設“先行先試”試點團隊之一,民樂團十分重視第二梯隊的建設。第二梯隊生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通過自主報名等方式,挑選出具備一定音樂素養(yǎng)、熱愛音樂的同學;其次是在平時校內的文藝活動中,積極發(fā)現(xiàn)學有樂器特長、愿意服從樂團管理的同學;第三是結合民樂團指揮韓學周老師開設的《中國民族樂器鑒賞》課程,從課堂中選拔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加入第二梯隊[18]。對于第二梯隊成員,民樂團會安排特長生同學幫助非特長生同學的日常訓練,實行“特 非幫助”制度,從音準、節(jié)奏的基礎訓練到有一定難度的獨奏曲目教學,增進特長生、非特長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技術交流,為民樂團培養(yǎng)出色的后備人才。另聘請專業(yè)指導老師定期為非特長生進行專業(yè)授課,提高非特長生的業(yè)務水平,促進民樂團第二梯隊的發(fā)展。民樂團第二梯隊執(zhí)行與第一梯隊相同的考核制度,督促并激勵非特長生勤于業(yè)務練習??己瞬扇∽赃x獨奏曲演奏+樂團合奏曲片段抽簽演奏的方式。對非特長生的要求是其所選獨奏曲目難度不得低于六級。通過自身訓練以及專業(yè)老師和特長生同學的幫助,非特長生同學的演奏水平不斷進步,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 在校園內普及民族藝術,解決興趣度和重視度問題

北科民樂團自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在校園內普及民族藝術。一是舉行大型專場音樂會。民樂團于2009年5月舉辦的“磬 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藝術沙龍”和2012年5月舉辦的“和樂韻誠 北京科技大學學生民樂團專場音樂會”,都獲得了學校師生的廣泛好評。二是開展公開排練,邀請廣大同學深入到樂團的排練中,親身感受民樂團排練的氛圍,近距離接受民族藝術的熏陶。三是成立新民樂小團隊,積極參與學校各類文藝晚會,抓住一切機會將民族藝術呈現(xiàn)于廣大同學面前。四是開設《中國民族樂器鑒賞》課程,對優(yōu)質民樂樂器等設備介紹和傳播,提高了學生們對民樂的鑒賞水平。2009年,校學生民樂團獲得了北京科技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的榮譽稱號,被譽為“綻放在北科大的藝術奇葩”。未來一個階段,北京科技大學藝術教育將繼續(xù)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藝術修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綜合型人才,鞏固“三課互動、三元促融”的教育格局,重點建設以民樂團為代表的精品學生藝術團,全面推動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大發(fā)展、大繁榮,以藝術推動學校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藝術陪伴學生成長成才。

(五) 多方位提升民樂團影響力,解決接受度和傳播度問題

民樂團自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在校園內普及民族藝術的同時,不斷通過各類演出活動提升團隊知名度。首先,在學校的支持下舉行大型專場音樂會,先后舉辦“和音之美”“風雅音華”“流音·雅樂”等專場音樂會4場次。其次,參加北京市及全國各類比賽,獲第四屆北京大學生藝術展演民樂類一等獎。再次,積極參加校內各種文藝類活動,開展藝術講堂、藝術沙龍等活動,選派“藝術小講師”為全校同學普及民族樂器、民族音樂的知識,將民族藝術帶到同學們身邊,使同學們近距離接受藝術的熏陶,成立新民樂小團隊,在學校各類文藝晚會上登臺亮相,抓住一切機會將民族藝術呈現(xiàn)于廣大同學面前。最后,積極開展與北京各高校和社團的文化交流活動,舉辦各類交流活動,參與校級演出。2012年,北京科技大學學生民樂團獲評“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團”榮譽稱號,自此,民樂團發(fā)展得到了北京市教委以及學校的大力支持幫助,民樂團的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硬件條件以及業(yè)務水平明顯提升,民樂團的校園影響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四、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發(fā)展的策略建議

民樂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堅持保留優(yōu)秀傳統(tǒng),積極借鑒適宜方向,做到創(chuàng)新與傳承的雙軌并行。同時需要堅持民樂本身的特點,保有本身的特色,以少數(shù)帶動多數(shù),在發(fā)展角度讓喜愛的人繼續(xù)深耕和發(fā)揚民樂藝術[19]。在教育方式上應當明確發(fā)展目標,為高校民樂教育錨定方向。改革教學方式,利用一二課堂結合、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管理機制等方法促進民樂教育的發(fā)展。

(一) 明確我國高校民樂教育的發(fā)展目標

在設立民樂教育發(fā)展目標時,應遵循貼合實際、結合時代背景、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20]。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門類,它擁有著獨特的魅力,民樂教育者應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屬于民樂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民樂不僅停留在書面,而是豐富、美妙、獨特并值得喜愛的一種藝術。同時,民樂教學的初始階段應當立足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愛好等,開展多方位、全面式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民樂的多元化和樂趣。最后,改變教學機制和態(tài)度十足重要。許多高校音樂教育者都有敷衍工作或專業(yè)能力不強等問題,因此民樂教育者應當從注重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開始,設計符合學生需求和社會的教學方案,并且積極主動結合現(xiàn)代其他優(yōu)秀藝術形式,讓民樂教育變得豐富活潑,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民樂學習[21]。

(二) 改革我國高校民樂教育教學的方式

隨著中國民樂的發(fā)展,近十幾年的時間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民樂形式,即新民樂。相較于傳統(tǒng)民樂,新民樂加入了新的西洋音樂元素。而溯其本源,新民樂依然是在傳統(tǒng)民樂的根源上衍生發(fā)展[22],是隨著時代發(fā)展,中國民族音樂做出的一次重大的突破創(chuàng)新。新民樂為很多年輕人所喜愛,藝術形式更加生動活潑,更易讓人們接受,并且打破了傳統(tǒng)民樂的獨奏齊奏的局限,使民樂的表現(xiàn)更加兼容并包,曲風更加豐富,為民樂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充足的條件[23]。在高校民樂教育教學中,可以將新民樂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通過優(yōu)秀的新民樂作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演出水平,通過一定的排練和演出,讓學生在演出和交流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24]。

1. 優(yōu)化教學體系,一二課堂結合

進一步優(yōu)化藝術教學實踐體系,形成一二課堂互動互融互補互促的藝術教育格局。學校公共藝術教育首先應建立在課堂教學方面,根據(jù)我校工科院校學生藝術基礎相對薄弱的特點和同學們日益增長的對藝術類課程的需求,進一步建立健全藝術系列課程體系,完善公共藝術教育一、二課堂的協(xié)作機制。將藝術作為學生的必修環(huán)節(jié),通過教育活動,引導、幫助學生 開闊視野,完善個人品格的塑造。在公共藝術教育過程中,進一步培育出優(yōu)秀的人才、探索藝術教育的新天地[25]。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民樂的教育教學也不應當只局限于課堂[26]。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代民族音樂藝術就開始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姿態(tài),許多優(yōu)秀的作曲家對民樂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使許多作品在音色、時空、視覺聽覺等角度有了新的處理[27]。而如今,在新媒體的充分發(fā)展條件下,應當利用新媒體的特點,推動民樂文化的傳播速度與廣度,讓民樂文化留有歷史的印記[28]。在新媒體的利用方面,不僅可以通過線上方式,如網絡短視頻、微信公眾號、電視或網絡節(jié)目,還可以通過線下的受歡迎的傳播形式,如電影、樂團演出、音樂劇等媒介,利用多種傳播方式進行民樂的輸出,可以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民樂,有了了解之后才能愛上、學習并主動傳承民樂[29]。

2. 加大扶持力度,提供發(fā)展平臺

進一步加大高雅、群眾、原創(chuàng)文藝扶持力度,繁榮校園文化。社會思想日趨多元化的形勢下,學生主體意識日益突出、個性化發(fā)展日益強化,要大力促進校園高雅、群眾、原創(chuàng)文藝的發(fā)展。始終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完善和健全工作機制,分層分類地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搭建藝術活動平臺,建設一批具有濃郁的校園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具有科大特色和風格的文藝作品,繁榮校園文化。

3. 完善管理機制,提供一流條件

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機制,建立分年級、分類別的培養(yǎng)模式,建立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核評價體系和科學系統(tǒng)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藝術團成員的積極性。大力聘請校外專家,充實我校藝術師資力量,建立常態(tài)化指導與專項提升相結合的科學指導體系,提升藝術團專業(yè)水平,推出一批既領時代典范又獨具北科風范的藝術精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的完備,以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管理機制、一流的硬件設施促進高水平藝術團建設。

五、結語

民族音樂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瑰寶,其發(fā)揚和傳承是我們每一代年輕人應當肩負起的歷史使命。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學學生民樂團為例,探討一條通過民樂團來發(fā)展高校民樂教育的道路,適合于大多數(shù)理工類高校的發(fā)展模式。通過聘請高水平專家、精心規(guī)劃日常排練、著力加強第二梯隊建設、多方位提升影響力這“四步走”戰(zhàn)略,使北科民樂團不僅成為在校內有著一定影響力的專業(yè)藝術團體,還成為了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團,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通過北科藝術團的多年努力,北科民樂教育蓬勃發(fā)展,也推動了學校的美育教育進步,促使學生更全面得成長成才。因此,根據(jù)北科大民樂團的先進案例,認為高校民樂教育應該加強以下三方面的建設,即“優(yōu)化教學體系,一二課堂結合”“加大扶持力度,提供發(fā)展平臺”“完善管理機制,提供一流條件”。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更好得促進高校民樂團發(fā)展,也更加助于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

〔參考文獻〕

[ 1 ]習近平. 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 并發(fā)表重要講話[EB/0L]. (2018-09-11)[2022-01-19]. http://www. banyuetan.org/jrt/detail/20180911/100020003313499153 6632028299959736_1.html.

[ 2 ]武貴龍. 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 譜寫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7(1):1-5.

[ 3 ]馬健永. 新時代視域下習近平人才觀的三維透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7(5):478-486.

[ 4 ]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R]: 人民出版社, 2017.

[ 5 ]周宏武. 高校京昆藝術教育的時代價值和實施路徑[J].高教學刊,2021,7(36):65-68.

[ 6 ]李麗敏. 中國民樂 “中國樂派”的顯性符號[J]. 藝術百家,2021,37(04):110-114, 21.

[ 7 ]劉渟. 再論美育的認知及其矛盾性[J]. 民族藝術研究,2021,34(6):73-80.

[ 8 ]宮佳妮. “三全育人”理念下發(fā)揮美育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要性與實施路徑[J].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11):107-109.

[ 9 ]沃得樂呼. 高校音樂教育在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闡釋[J]. 中華手工,2021(3):165-166.

[10]胡夢園,卜莉. 論高校中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現(xiàn)狀與發(fā)展[J]. 當代音樂,2021(3):40-42.

[11]王磊. 以雙實踐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20(11):41-44.

[12]陳家標. 大學生民樂團的發(fā)展對傳承民族精神的作用[J]. 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16):50-51, 56.

[13]蘇盛欣. 高校民樂團組建與發(fā)展及指揮技巧[J]. 今古文創(chuàng),2020(30):80-81.

[14]濮晗,顧意剛. 加強美育工作背景下高校民樂團發(fā)展研究[J]. 黃河之聲,2020(16):50-51.

[15]鐘超. 新時代民族音樂教育發(fā)展途徑和對策探究[J].民族音樂,2021(3):15-17.

[16]胡玉芝. 中國高校美育教育的缺失分析[J]. 改革與開放,2018(03):151-152, 156.

[17]丁宇,汪紅. 共青團參與基層治理的探索與精進[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2):146-153.

[18]韓學周,王怡,劉嘉澍. 音樂教育與高等教育 以中國民族器樂為例[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5):113-118.

[19]譚靚姝. 當代新民樂的藝術形態(tài)及發(fā)展態(tài)勢探述[J].名家名作,2021(09):156-157.

[20]唐羽. 利用民樂團實施美育課程[J]. 遼寧教育,2019(16):83-85.

[21]王唯宇. 傳統(tǒng)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分析[J]. 大學,2021(17):133-136.

[22]朱茜茜. 簡述中國民族器樂音樂發(fā)展過程中對新民樂現(xiàn)象的思考[J]. 參花(下),2021(5):131-132.

[23]王珺. 新民樂理念在中國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中的影響[J]. 藝術評鑒,2020(19):73-75.

[24]王珺. 新民樂在基礎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 參花(下),2020(10):146-147.

[25]吳一波. 新時代美育視域下高校學生藝術社團的轉型發(fā)展 以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藝術團為例[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2(4):34-36, 69.

[26]周福盛,黃一帆.社會美育力量參與學校美育: 價值、困境與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22(1):105-114.

[27]王艷. 當代民族器樂藝術發(fā)展的“別現(xiàn)代”闡釋 以第五代作曲家群體民樂創(chuàng)作為例[J]. 藝術百家,2020,36(6):117-121, 137.

[28]周鴻德. 新媒體語境下民族音樂文化傳播策略研究[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0(10):52-53.

[29]王潞穎.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二胡表演藝術的傳播方式[J].藝術大觀,2021(26):17-18.

The Value of the Times, the Practical Path and Strategic Suggestions of Folk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I Wei

(Humanities and Quality Educ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93, China)

Abstract:Chinese folk music is our countrys ancient and time-honore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is a form of music that can represent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It has a long history, diverse forms, profound connotations, and beautiful melody. It is an art with ric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Promoting Chinese folk music is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our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but also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ersistence i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erefore, how to find the path of folk mu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music development deserves people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olk music ensemble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use folk music ensemble to promote folk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folk mus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folk music education;folk orchestra;aesthetic education;new folk music

猜你喜歡
美育教育
深入挖掘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美育因素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美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潛化探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探討
開展創(chuàng)意、釋放能量、匯聚智慧
“舞動”的音樂課堂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語文教學中美的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初探
南昌县| 清镇市| 正定县| 天镇县| 永城市| 清苑县| 紫金县| 尚志市| 葵青区| 兴山县| 安多县| 昔阳县| 新建县| 原阳县| 烟台市| 耒阳市| 新安县| 济宁市| 阿拉善右旗| 荣成市| 兴城市| 阿克陶县| 同仁县| 定结县| 诏安县| 江山市| 乌拉特前旗| 阳原县| 通城县| 高雄县| 丰顺县| 隆尧县| 衡山县| 沁水县| 嵊泗县| 鹤壁市| 东方市| 铜川市| 文山县| 兴文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