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芳
摘 要: 故事化教學,即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故事,以之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訓練,不但可以讓語文課堂教學更精彩,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先,聽故事,提高學生傾聽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講故事,提高學生語言組織和表演的能力;最后,寫故事,提高學生想象和寫作的能力。以故事為載體的語文聽、說、讀、寫的訓練,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故事語文 聽說讀寫 語文素養(yǎng)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強調:興趣是生長中的能力的信號和象征……興趣顯示著最初出現(xiàn)的能力。經常而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對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因此,筆者認為,以故事為載體的語文聽、說、讀、寫的訓練,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一、聽故事,提高學生傾聽和思考的能力。
聽覺,是學生認知的重要感官之一。發(fā)展學生聽力能力,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據(jù)科學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傾聽故事對現(xiàn)代兒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聽故事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傾聽故事比閱讀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兒童的形象認知心理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征。
第二,聽故事能促進閱讀興趣的提高。
第三,聽故事能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提升。傾聽的能力是學習階段最重要的能力,提高聽的能力,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讀的能力、說的能力和寫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為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便有意識地采用故事化的教學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一年級之初的拼音教學中,筆者把26個拼音字母童話地稱作拼音王國,每一個字母則為拼音寶寶,它們之間的組合關系便成了一個個具有趣味性的拼音故事。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去兩點的規(guī)則時,筆者給小朋友們編了個故事:今天天氣很好,小ü要去jqx家作客。叮叮叮,jqx開門后,看見小ü戴了一只漂亮的帽子,而自己卻沒有,于是便哭了起來。小ü看到后,連忙摘下頭上的帽子,這時,jqx才逐個開心地和小ü握手擁抱。學生個個聽得津津有味,忽而悲忽而喜,仿佛在課堂上進入那個他們熟悉的童話世界,有效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做到集中注意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生更熱衷于編簡單的故事記憶知識的方法,這即是故事化教學的奇妙之處。
二、講故事,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演能力。
學生喜歡聽故事,同樣喜歡講故事。講故事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因為講故事,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均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要借講故事為契機,進行人文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另外,講故事還能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平日,筆者會要求學生復述自己課堂故事或自己課后所看的課外故事,所以他們在聽課或自主閱讀時會格外認真,并且邊聽邊看邊篩選那些對自己復述有益的信息,進而加工、組織,用上自己豐富的表情語言和動作語言,聲色并茂地展現(xiàn)故事。對于故事講得新穎特別、有聲有色的學生,筆者還會給他們適當?shù)谋頁P與鼓勵。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課后自主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更為日后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開展形式多樣的講故事比賽,如故事大王評比、故事擂臺賽、午后廣播故事、繪本劇演故事及每月主題故事秀等形式多樣的校園故事呈現(xiàn)方式,讓學生置身一個故事的童年,在故事中學習,在故事中成長。
三、寫故事,點亮學生的想象和提高寫作能力。
著名童話作家洪汛濤曾說:“要開發(fā)少年兒童幻想智力,提倡孩子們寫童話——這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規(guī)定,是社會向我們提出的規(guī)定?!睂懽髂芰κ钦Z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以童話為形式的故事寫作練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及書面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一定基礎的故事閱讀,學生利用愛想象與幻想的特質,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年級下學期,筆者已開始指導學生課后自己寫故事,如續(xù)寫故事的開頭或經過抑或結果,可以看圖編故事,可以把幾個詞語串聯(lián)起來寫故事,還可以填空的形式發(fā)揮想象寫故事。
學生寫得豐富多彩,讓筆者領略到屬于兒童天真可愛的想象。經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在寫作中遇到不會寫的生字,學生通過加拼音或查字典的方式,使他們的拼音基礎和識字能力都得到提升,得到家長和學校的肯定。
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語感成長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現(xiàn)實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成長?!皩W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一直都是筆者的教學目標,以故事為載體的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方向。同時,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同樣得到滋潤,找到自己行動的榜樣,學會許多美好的人格品質,實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追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巧用故事,讓它成為孩子們心中一朵朵悄然綻放,芳香四溢的花,沁人心脾。
參考文獻:
[1]安桂清,顧薇.論故事的教育價值[J].當代教育科學,2007(2):3-4,9.
[2]李振村.好的語文,一定要有好的故事.語文建設,2011(Z1).
[3]宮艷麗.童話與小學語文教育.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