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連江縣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課題:地理學科初高中有效銜接教學的實踐研究(項目號LJJKXB14-013)
初中與高中地理教學本是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如課程體系的變化等,許多學生無法適應高中地理的學習。所以,有必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適合高中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培養(yǎng)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能力。
目前,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正逐漸為廣大中學地理教師所重視,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較初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結合教學實際,可以確定初高中地理課程的銜接點主要有:①地球儀、經緯網、地球運動;②地圖上的方向與地形圖;③海陸分布與板塊構造學說;④天氣與氣候、氣候直方圖的判讀、世界主要氣候類型;⑤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與亞洲季風;⑥河流水文特征;⑦中國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的名稱與位置等。它們的特點是主題明確、知識結構相對比較簡單,不需用大量時間推理或闡述。這些特點非常適合用“微課”實施教學。
“微課”是目前教育科研的一個熱點,它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 ,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它具有教學時間短、內容少、主題突出、資源構成情景化等特點。近期,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嘗試將“微課”引進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為之增添了不少色彩,受到多方肯定。
一、用微課鋪墊知識,將教學適當翻新
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并不是將初中知識簡單再現(xiàn),而要在原來基礎上做出新意。微課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課,教學形式和內容都可實現(xiàn)推陳出新,學生正好可以“嘗嘗鮮”。這就需要教師明確教學方向,在適當的教學節(jié)點上將知識加深拓展,避免簡單“炒冷飯”。 這時也要控制好學生學習的難度標準,設計出難易適中的微課教學內容。要對學生提出適當的挑戰(zhàn),既能讓他們意識到困難,又讓他們“跳一跳能夠摘到桃子”,體驗到成就感。例如在教學“地球運動”的時候,需要用到經緯網和地圖方向的知識,它雖然在初中學過,但是很多學生因間隔時間太長或理解不深造成遺忘。為此,設計題為“你被經緯網網住了嗎”的微課,在初中方格狀經緯網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嘗試在放射狀的經緯網上識別經緯度和方向。此外,還引入跨學科知識制成微課進行知識鋪墊。如“大氣和巖石的熱脹冷縮”“氣壓與什么有關”“水的凝結與蒸發(fā)”“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碳酸鈣可溶嗎”“光合作用知多少”“生態(tài)系統(tǒng)家族”等,這就好像下了一場“及時雨”,為學生的收獲創(chuàng)造了條件。
高中課程緊張,在實施微課教學時,除了用微課導入新課外,也在授課中適時進行,還讓學生在課外利用手機、電腦進行微課學習。通過這些方式和途徑,學生對學好高中地理信心倍增。
二、讓微課促進自主學習,實現(xiàn)因材施教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繁多,課時又有限,再要進行初高中銜接教學更顯緊張,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很難全面地接收教師所教的內容,再由于個體差異,有的甚至跟不上講課節(jié)奏,所以預習和復習對學生來說就很重要,這就要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微課短小精悍、針對性強,非常適合學生自學,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按需選擇,多次利用,主動掌握學習節(jié)奏,查缺補漏,強化基礎,得以共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分層教學落到實處,從而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建立一個“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微課系統(tǒng)資源庫”,其中包含多種形式的微課視頻(常識瀏覽、重點詳解、難點突破、試題精講、學法建議、闖關訓練、課外閱讀等)和微導學案。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將“海陸分布及七大洲四大洋”等常識性知識制成微課放到資源庫,那么在課堂上學生就有更充裕的時間去理解“板塊構造學說”等對地理思維要求較高的知識。一旦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能力有所提高,就會產生成就感而增強學習興趣,將會有力促進教與學的發(fā)展。
三、搭建微課學習交流平臺,引發(fā)“頭腦風暴”
新課程大力倡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微課的基礎上,帶著問題進課堂,跟老師、同學面對面地交流。因為有備而來,所以課堂上學生變得自信,課堂效率明顯提高。另外,為了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揮更大作用,還可以在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的過程中,以“微信”或“QQ群”作為“地理銜接教學微課專題”學習交流平臺,在學習平臺上,師生、生生可以隨時互動,進行思維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教師的“解惑”功能在網絡平臺上發(fā)揮,并可以借助學生的力量交流答疑。平臺上、交流區(qū)經??梢妼W生提問、討論,不斷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新觀點新思想。這樣的在線交流,學生比傳統(tǒng)課堂明顯要積極、投入,在潛移默化中適應高中學習的能力不斷發(fā)展。還可以把學生交流的內容進行梳理分析,讓備課更有針對性,重難點更加明確,力求做到以學定教。
四、用微課拓展初中學生視野,促其挑戰(zhàn)自我
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主要在高中階段進行,但是能否基于初高中地理課程一脈相承的概念和一些相同的話題(如地球、氣候、人地協(xié)調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等)以及相近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等),在初中階段適當體現(xiàn)一些高中地理教學思想?能否以此在課堂內外激發(fā)部分學生接受新的挑戰(zhàn)?為此,可以制作相關微課視頻,在初二投放到課外去“放飛”學生。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存在,部分學生能力較強,對地理學科感興趣,就會上網“開開眼”。例如就有學生能夠區(qū)別多個氣候直方圖,判斷氣候類型以及選擇有關人地關系的正確觀點等。以這種方式適當拔高學習難度,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從提高基本技能的途徑提高“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達成度,有利于初中地理的分層教學,也為學生步入高中打下更好的基礎。
“微課”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為地理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它可以適當地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借助微課進行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讓學生走好高中地理學習關鍵性的第一步,將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實現(xiàn)整個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法寶”。高中地理學習道路比較漫長,必須讓學生盡早進入角色、走上正軌。廣大地理教師應通力協(xié)作,將教學資源優(yōu)化和綜合利用,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力量,提高微課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并以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為起點,不斷擴充、豐富和完善,形成高質量的地理微課教學資源庫。
(上接第11頁)
得解決實踐中遇到問題的知識和技能,而非其鮮光的外表和漂亮的多媒體形式 [6]。
如學習“熱帶草原氣候類型”這一內容,同樣是使用視頻剪輯“熱帶草原動物的大遷徙”,但如何使用,卻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如果將視頻置于教師講授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植被以稀樹草原為主”等特點之后去播放,這屬于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去印證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如果把視頻編輯成由于干濕季的交替,導致干季時動物會向有水源和食物的地方遷移,并且把視頻創(chuàng)設成一個問題情境或學習任務,置于學習這一內容之前,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討論分析動物遷移跟熱帶草原氣候的關系,顯然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因此,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學為本,從學生的學的角度去設計和組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