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林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一個根本措施。本文著重探討了新課標下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化學教學;有效性;提高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9-055-1
一、有效性備課
有效性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證。要提倡全方位備課,教學的三維目標固然要備,更重要的是要怎么來實現和落實三維目標。我們提倡備考綱,備考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備教法,作業(yè)要精選,分層作業(yè),分層檢測。
集體備課是有效性備課的重要保障,可采用“引領——合作——交流——整合”的方式。①引領:由備課組發(fā)言人在教研活動會上以“說課”的形成發(fā)言。說教材、大綱、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件準備、習題精選、教學理論等。②合作:討論發(fā)言人的內容。③交流:由個人代表或小組代表發(fā)言交流。④整合:由教研組長整合大家意見,小結備課情況。結合本班級的實情,最終討論定稿。
二、有效性講授
新課改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教師的“講授”似乎不重要。其實,必要的“講授”是不能少的。教師恰到好處、畫龍點睛的“講授”總是能夠吸引學生,能使學生借助某種比喻,可使學生理解某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例如:在《原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講授時,可這樣比喻:同學們在學齡前,由于生活能力弱,總是在父母親的身邊,生活的空間非常?。簧嫌變簣@、小學后,由于生活能力強一些了,生活的空間也大了一些,在父母身邊的機會少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生活能力不斷增強,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大,離父母親也越來越遠。由此使學生理解能量低的電子在離原子核近的區(qū)域內運動,能量高的電子在離原子核遠的區(qū)域內運動。
打造有效性課堂,要突出以問題為中心的意識,沒有問題意識,就沒有發(fā)現,就沒有思考,也就更談不上學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創(chuàng)新。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師生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各種好方法,只有這樣師生才會在互動中教學相長。
三、有效性提問
一個恰到好處的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它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進行思考,進入良好的思維情景中。反之,一個不嚴謹、不科學的提問,則使學生茫然,無所適從,打擊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嚴密的科學性、邏輯性的提問。一方面,教師應提出一些能促進知識與技能有一定提高的,并且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問題。另一方面,問題提出后,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討論、思考、探究,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即使學生回答錯誤,也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更不能是教師包辦,自問自答。一個好的課堂提問能夠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思考中得到啟迪、產生聯想,使教學的重點、難點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提問中滲透與理解。
筆者在《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一節(jié)的教學中,采用“提出問題——學生實驗——自主探究——分析思考——得出結論”的方式,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過程。首先,教師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干電池產生電流使小燈泡發(fā)亮,電能是由什么轉化來的?火力發(fā)電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然后設計如下實驗:
[實驗1] 把一塊鋅片和一塊銅片分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觀察實驗現象。
[實驗2] 把一塊鋅片和一塊銅片同時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觀察實驗現象。
[實驗3] 用導線把實驗2中的鋅片和銅片連接起來,觀察實驗現象。
[實驗4] 在導線中間連接一個靈敏電流計,觀察實驗現象。
同時設置如下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
①在鋅片和銅片表面分別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反應中電子如何轉移?
②銅片接觸到鋅片時,為什么銅片上有氣泡產生?電子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③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來分析兩極各發(fā)生了什么反應?判斷依據是什么?
④溶液中有哪些看不見的過程?
四、有效性實驗
有效實驗,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實驗,還要精心準備實驗,充分考慮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尤其是要讓學生做的實驗,更要充分考慮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偶發(fā)性因素,學生能否準確理解實驗目的和設計實驗的意圖等。例如:做Na2CO3和NaHCO3與鹽酸溶液反應劇烈程度的比較實驗,可先將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固體分別加入兩個小氣球里,在兩支試管里各加入1mol·L-1HCl3mL,將氣球在試管口上扎緊,實驗時同時將兩種固體倒入試管里。實驗簡單、方便、安全,實驗現象明顯。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更是化學實驗中的主角,他們不應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而作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動手機會,其中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的動手做演示實驗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前提是課前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練習,確保實驗成功。由于學生參與課堂演示實驗,課堂氣氛變得寬松、活躍,學生觀察實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也關心著同伴實驗成功與否,哪些學生能榮幸上臺演示?教師可根據實驗類型與難度挑選學生,既可以作為對學習上有明顯進步學生的獎勵;也可以作為成績欠佳而動手能力較強學生的鼓勵;更可以推選優(yōu)秀學生作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比較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于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地發(fā)展,尤其是后進生,當他們被鼓舞、被信任、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時,他們才有更大的積極性,才有可能學得更好。事實上多數教師的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來做,如:鹽溶液的酸堿性、金屬與酸或堿的反應、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燒等。
實施有效的化學課堂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師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過程中必須研究的問題。成功的化學教師必須強化“有效教學”的理念,不斷思考課堂教學效益,揚長避短,充分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實現“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一核心理念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