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發(fā)浩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獲得完善與革新。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初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簡述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做好分層教學,從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我國的初中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的升學壓力較大,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做各種試卷、應付各類考試上,對學習幾乎沒有了熱情。初中地理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牢記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地形圖,還要掌握具體的經緯度、氣壓、氣流等,知識點繁雜,不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很難學好。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是基于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的,能夠按照學生的特點將學生進行分類,更好地順應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當然,分層教學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劃分好層次,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加強溝通,實現(xiàn)動態(tài)分層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兩者相輔相成,息息相關。教學活動應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缺少任何一方的參與都無法構建高效課堂。因此,首先要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生要信任教師,教師只有更好地了解學生,才能制定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也就是說,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聽取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將他們劃分不同的層次,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語言,確立教學目標。在實施教學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縮小各層次學生之間的差異,真正體現(xiàn)動態(tài)分層,在良性互動的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
二、因材施教,目標分層
從根本上來說,采取分層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精確地對學生進行分層,實現(xiàn)教學目標。也就是說,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態(tài)度為參考,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地理第一章課程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對于學困生,要讓他們掌握最基礎的知識,了解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數(shù)量以及人口的增長情況,理解資源環(huán)境社會與人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并能提出解決人口問題的政策;對于中等生,則應在教會他們基礎知識的同時,指導他們學會讀坐標圖,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和圖中曲線變化的趨勢,初步學會運用資料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同時,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同樣需要打牢他們的基礎知識,做好理論教學,培養(yǎng)他們參與課外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來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
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初中地理知識涉及到的知識點復雜,對學生的記憶力、分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渠道,教師不能將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和盤托出,要堅持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分層設定問題,做好教學定位。必須注重教學的全面性,不能忽視任何一名學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深度的問題,以中層學生為主線,層層推進教學。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兼顧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的特點,考查他們的基礎知識和概念性常識。為優(yōu)等生設置發(fā)展性問題,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讓他們帶著疑問聽講。
四、雙軌評價,增強自信
評定考核是初中地理分層教學的內容之一。初中教學主要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依據(jù),無法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今,應試教育逐漸轉向素質教育,教師對學生開展評價也要堅持雙軌原則,即基礎知識與能力測試兩方面結合,從而改變了過去的只注重成績水平,輕視能力培養(yǎng)的情況。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多動手、動腦,鞏固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對于學困生的評定,更要堅持多種評價相結合。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分層教學的模式,實施動態(tài)分層,對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并進行雙軌評定,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青松.研究性學習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7).
[2]耿明.研究性學習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