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家
- 基特征于研音究頻內①容分析的古琴曲《碣石調·幽蘭》結構
價值時說:“我國琴家、史家、考古家對于此譜之為唐代寫本,均無異詞,《幽蘭》古琴譜遂為現(xiàn)存我國最古之樂譜矣?!盵2]該曲的音樂結構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為了解唐初及以前中國古琴曲的結構特點和構成原則以及它們發(fā)展的歷史性變化情況提供了線索。同時,該曲在傳回中國130 多年來的打譜成就、版本源流和關系以及打譜創(chuàng)造規(guī)律等方面也具有共時性的意義。然而,由于《幽蘭》文字譜缺乏顯性音高組織和時間序列上的強度信息,以及其打譜樂譜形成過程及記譜特點,可能導致其中承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23年3期2023-08-16
- 琴·人
沒有師授的琴譜,琴家有權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風格來確定琴曲的節(jié)奏。不同琴家的版本,琴曲的節(jié)奏可以完全不同。不同的打譜版本,有時可以成為不同的曲子。這是琴人擁有的一種自由。這首曲子的作者被認為是阮籍。好琴的人都愛談“竹林七賢”,而“竹林七賢”中的第一流人物便是嵇康和阮籍。嵇康與阮籍兩人要好,且都以善琴好酒著稱,作為魏晉的名士,琴和酒是標配。阮籍的母親去世時,嵇康的哥哥嵇喜去吊喪,阮籍對他翻了白眼。而嵇康帶著琴和酒去看他,阮籍立刻青眼相待。古琴史到了魏晉才變得具
音樂愛好者 2023年6期2023-06-11
- 琴人社會角色的分化與聚合(1949
——2020)
喻紹澤等一批傳統(tǒng)琴家進入高等專業(yè)音樂院校任教,最終形成了根植于傳統(tǒng)土壤的“民間琴人”與納入音樂教育體制的“專業(yè)琴家”兩大身份類屬,即完成了現(xiàn)代古琴藝術的“民間”②本文所涉“民間”一詞取其廣義概念,既包含非職業(yè)、非專業(yè)的琴人身份類屬,也涵蓋古琴發(fā)展的傳統(tǒng)生態(tài)、作樂習慣、審美旨趣、傳承方式等自然生存狀態(tài)。與“專業(yè)”③本文所涉“專業(yè)”一詞的含義包括以下兩個層面:其一,在教育方式上,特指我國新型教育體制建立后,立足于學校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培養(yǎng)專門從事古琴演奏、研
中國音樂 2023年2期2023-06-10
- 山西泛川派古琴藝術百年傳承紀事
一百年前,泛川派琴家彭祉卿、顧梅羹、沈伯重先生蒞晉授琴,與此前入晉的顧卓群一道,正式拉開了山西泛川派古琴藝術傳承的帷幕。1919年,泛川派琴家顧卓群受山西當局邀請,赴晉傳琴,擔任自省堂鼓琴之職。顧家世代操縵,顧卓群之父顧玉成,人稱“百瓶齋老人”,為泛川開山祖師張孔山的嫡傳弟子,有《百瓶齋琴譜》傳世。因此,山西最早的泛川派琴人是第三代傳人顧卓群。1920年仲春,顧卓群、李冠亭、招鑒芬、孫凈塵、傅俠仙、李德懋等人在太原創(chuàng)立元音琴社,顧卓群擔任元音琴社首任教師,
文史月刊 2023年4期2023-05-31
- 琴·人
,一位中國香港的琴家回憶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北京拜訪王世襄先生時的情景。那天,王世襄先生邀請古琴名家鄭珉中先生攜琴來聚,鄭珉中先生肩背一張?zhí)魄伲T著自行車翩然而至,如此隨意,驚到了那位中國香港琴家。這樣的琴在今天,是要重重保護、專室陳放的,但其實琴人向來不以琴的文物價值為重,因為琴是用來彈的。琴家們從來都不吝惜對聲音不佳的琴器剖腹大修,為了手感也不惜磨掉弦路下方代表歷史感的斷紋。畢竟一張琴無論是產于唐還是宋,在琴人眼里,音色才最重要。原來汪夢舒先生藏有宋代
音樂愛好者 2023年3期2023-05-30
- 琴樂之“情”的當代闡釋與建構①
發(fā)展,也正是隨著琴家群體對“移情”的闡釋開始的。一、對“移情”的闡釋古琴藝術雖歷經輝煌,但到了民國時期已日趨凋敝。查阜西將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歸結于琴人沒有認真對待古琴演奏。彼時的琴家,“在給人聽琴之時常有愛彈不彈之態(tài),毫無引人入勝之情。他們都是指下有聲,聲中無意;只講悅耳,不講移情”。面對古琴藝術凋敝的狀況,以查阜西、管平湖、吳景略等為代表的當代琴家具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并不約而同地提出了“移情”之說。其中,查阜西的論述最具代表性,他認為:“在這一段時間里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22年3期2022-09-28
- 古琴傳承及教育模式之嬗變
時期,出現(xiàn)了眾多琴家,其中宮廷樂師身份的琴家占比較多。文獻記載,春秋時期晉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師曠,能精準聽辨音律,且具有高超的琴技;衛(wèi)國的宮廷樂師師涓,不僅善彈琴,而且對樂譜的記憶力十分超群。其中,被更多文獻記載了師承關系的宮廷琴家是魯國的樂師師襄,他桃李滿門,不僅是孔子的古琴老師,其高徒還有鄭國的宮廷樂師師文。此外,春秋時期,還有我們更熟知的琴家伯牙,他與其古琴老師成連學琴的故事也被傳為佳話。1.宮廷樂師中的師徒傳承古文獻中,曾有多處記載了師襄與學生在古琴
音樂生活 2022年8期2022-09-28
- 徽州琴樂發(fā)展述論
,以及對徽州文人琴家琴律思想的專門研究。民國琴家查阜西曾對古琴遺產資料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編輯整理,其中《歷代琴人傳》以“人傳”形式記琴史,收載了自先秦到民國的相關琴人琴事[1]。當代琴家劉承華等人著有《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藝術——江蘇地區(qū)琴派的文化生態(tài)研究》,介紹了江蘇地區(qū)三大琴派的興替,其中在金陵琴派的形成發(fā)展中涉及了徽州琴人的琴歌貢獻[2]。但是以徽州琴家為對象的琴樂研究則較為分散,未成體系,僅有為數(shù)不多的研究涉及相關人物和作品。如薛朝霞《程瑤田〈聲律小記〉及
池州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3-17
- 蜀風琴韻
,先后出現(xiàn)過不少琴家、琴人、琴譜、琴曲、琴詩、琴器、琴址等寶貴文化遺產。近代以來,蜀中除相繼出現(xiàn)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琴家外 ,還在創(chuàng)建琴館、琴社機構,舉辦雅集、琴會活動,開展琴學研究,探討蜀中古琴藝術的傳承與保護方面取得了諸多成績。特別是2009年7月,隸屬蜀中古琴的重要琴派——蜀派古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蜀中古琴更是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有識之士的關注。一、歷史悠久的蜀中古琴傳統(tǒng)蜀中古琴具有悠久豐厚的藝術傳
現(xiàn)代藝術 2021年11期2021-12-13
- 清代琴樂游藝傳統(tǒng)研究①
,歷史上很多著名琴家均有游藝經歷。例如南宋琴家徐天民,曾做過國史實錄院??惫俚?。辭官后他游藝至杭州做了名士楊纘的門下清客,與南宋著名琴家毛敏仲共訂《紫霞洞譜》,以琴為樂。可見,對于琴家而言,游藝既是一種生活需要,更是一種“遠游求道,適彼樂土”的精神訴求。清代琴家的游藝生活更為普遍,清代文獻記錄下的重要琴家幾乎都有游藝經歷。從清代存見的135份琴譜琴著的序跋及琴曲解題來看,幾乎每位譜主或其門人、助手、琴友都有游藝經歷;而清代各個琴派代表性人物亦無不存在游藝行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21年4期2021-12-01
- 論我國古代琴歌發(fā)展史的劃分
一)琴人一為文人琴家。“士”階層在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進一步發(fā)展,唐詩宋詞文學體裁的發(fā)展為文人琴家創(chuàng)作琴歌提供了更多的條件。這一時期的代表琴人有魏晉時期的阮瑀?!短接[》記載:“瑀善解音,能鼓琴,撫弦而歌曰,‘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青蓋巡九州,在東西人怨。士為知己死,女為悅者玩。思義茍潛暢,他人豈能亂?!癁榍冉?,音聲殊妙”。阮瑀的琴歌表現(xiàn)了他的人格和不屈的氣度。以上史料表明,文人琴家以琴歌的方式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琴歌帶有具體而微的情景
戲劇之家 2021年30期2021-11-14
- 琴曲《碣石調·幽蘭》的音律特色
?本文以當代著名琴家、音樂學家吳文光先生打譜的《幽蘭》①參見吳景略,吳文光:《虞山吳氏琴譜》,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為例,從音律的視角對《幽蘭》獨特的內容進行探討,并思考吳文光先生打譜、演奏的《幽蘭》有哪些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的地方。一、《幽蘭》的打譜與認知《幽蘭》一曲,對于今天受過專業(yè)訓練、特別是經受過“新音樂”風格磨煉的演奏家來說,彈奏此曲并不復雜。但在半個世紀以前,對初涉《幽蘭》的琴人說來,除了要完成探索性的打譜外,還有忠實復原其音樂音響的任務
中國音樂 2021年4期2021-07-22
- 梅庵琴家吳宗漢的兩份新史料
等學府傳授琴學的琴家,在臺灣授琴的六年,臺灣琴學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嚴曉星先生在《梅庵琴人傳》(中華書局2011年版)中說吳宗漢“打開了梅庵琴史、臺灣琴史嶄新的一頁”,并且說吳宗漢“使梅庵琴學經歷了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最深遠的一次傳播,梅庵琴派的活動中心發(fā)生了歷史上的第二次轉移:從南通轉移到臺灣?!边@個評價自然極高,但也可以說是很中肯的。關于吳宗漢的籍貫,《梅庵琴人傳》等各種資料都說是“江蘇常熟”,可都沒有能具體到何鎮(zhèn)何村。本來這也不構成什么問題,但張家
藏書報 2021年27期2021-05-30
- 雪中追憶
寒到二十余里外的琴家接她了。一路上,雪花飄飄,北風呼嘯。兩手凍得握不住車把了,下來走一段,輪換著在嘴邊用哈氣暖一暖。到琴家說明來意后,感動得掉下了眼淚。我在她家稍作停留后,便帶著她回來,半途中她讓我停下來,把上衣的扣子解開,讓我雙手伸到她的雙腋下給我取暖。中午時分,我們趕回到我家。午后,她參加了學習班。我們成家后,鄰居們有些搞養(yǎng)殖掙到了錢,有些種植蘋果樹發(fā)了財,而我們還是一貧如洗,盡管我去外鄉(xiāng)打工、或是賣涼皮、或是跟著父親打鐵,都無法改善我家的經濟狀況。隨
西部散文選刊 2021年1期2021-02-09
- 古琴藝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標節(jié)奏,這就給琴家們留下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相同的琴曲擁有多種不同的曲譜,相同的曲譜又擁有多種不同的彈法,甚至同一琴家在不同場合和不同心境下彈出的同一首琴曲也可能大不一樣。琴文化如此灑脫自由的個性,實是其他任何一種音樂文化都不能具備的。也正因為琴文化具有如此強大的個性,打譜也就成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一個學琴者來說,當良好掌握了相當?shù)淖R譜和彈奏技能以后,就應進一步學習自己打譜。所謂打譜,是指琴家通過確認譜本、揣摩琴曲意境、根據曲意確定節(jié)奏,使琴譜的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1年1期2021-02-08
- 古琴藝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標節(jié)奏,這就給琴家們留下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相同的琴曲擁有多種不同的曲譜,相同的曲譜又擁有多種不同的彈法,甚至同一琴家在不同場合和不同心境下彈出的同一首琴曲也可能大不一樣。琴文化如此灑脫自由的個性,實是其他任何一種音樂文化都不能具備的。也正因為琴文化具有如此強大的個性,打譜也就成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一個學琴者來說,當良好掌握了相當?shù)淖R譜和彈奏技能以后,就應進一步學習自己打譜。所謂打譜,是指琴家通過確認譜本、揣摩琴曲意境、根據曲意確定節(jié)奏,使琴譜的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期2021-01-21
- I want to be ……
ianist.鋼琴家1 want to be a scientist.科學家1 want to be a cook.廚師I want to be a teacher. 老師I want to be a nurse.護士I want to be a doctor.醫(yī)生I want to be a driver.司機I want to be a worker.工人I want to be a policewoman.女警察
閱讀(快樂英語中年級) 2020年10期2020-12-09
- 游藝視角下清代琴樂文化生態(tài)發(fā)展與演變
,第6期。是清代琴家的一種常態(tài)生活方式,游藝琴人群體十分龐大,這使得游藝成為音樂史學層面的主體史實。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史料記載中琴人們的游藝生活并非流連于山水間,為傾瀉豪情而彈琴;也不是徘徊于友朋間,為抒懷傷感而彈琴……清代存在大量既無官職、又無恒產的琴人,他們生活窮困,常以琴技曳裾王門而維持生計,這使得游藝成為音樂經濟學層面的重要文化生產方式。而從傳播學角度來看,游藝也是一種傳播現(xiàn)象和傳播行為。隨著琴人四處游歷的腳步,各種各樣的琴樂文化信息隨時隨地在人際間
中國音樂 2020年6期2020-11-18
- 巾幗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趙家珍教授及其古琴藝術世界
業(yè)音樂院校和前輩琴家大師的系統(tǒng)嚴格培訓;所演奏的曲目、表演形式以及聽眾等,均發(fā)生巨大變化,促使她承上啟下,不斷創(chuàng)新,全面改進提升技藝。筆者希望她進一步錘煉自己豪放、有力又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大膽嘗試開宗立派!因為,當琴壇、樂壇涌現(xiàn)百花競放、流派紛呈可喜局面,發(fā)展出有特色的表演藝術體系,我國表演藝術的繁榮,才真正到來。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這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詩《聽蜀僧濬彈琴》,
音樂文化研究 2020年2期2020-08-30
- 文人琴與藝人琴的相異與相通
——從北宋兩大琴人群體的關系談起
脈絡的劃分,當代琴家李祥霆先生曾將唐代琴人分為兩大類:“文人琴”與“文人琴中的藝術琴”①李祥霆:《論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第26-43頁。。受此啟發(fā),劉承華先生結合歷代古琴演奏者的身份、特點、演奏風格、審美習性以及音樂觀念等眾多因素,不僅以新的概念——“藝人琴”來指稱李先生提出的“文人琴中的藝術琴”,同時以更完善的劃分——“文人琴”與“藝人琴”②劉承華:《文人琴與藝人琴的不同旨趣及其走向》,《東方叢刊
中國音樂 2020年6期2020-04-18
- 漢晉文人琴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成因*
為代表的相铚文人琴家,以蔡邕、阮瑀、阮籍為代表的陳留文人琴家,以傅毅、梁鴻、馬融為代表的扶風文人琴家,分別以其獨立不懼、隱忍沉潛和逸氣達生的地域文化特色,奠定了古琴在中國文化史和樂器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品格。一、相铚文人琴家與古琴孤清高潔的文化品格東漢至魏晉時期,相、铚二地(今屬安徽省淮北市)先后出現(xiàn)了桓譚、嵇康和戴逵三位著名文人琴家。這三位既博學多才,又特立獨行,并且都有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和人生追求,在他們身上,“獨立不懼”成為突出的人格特征,成為相铚文人
文化遺產 2019年1期2019-12-15
- “枯木龍吟
——讓古琴醒來”
走來,由國內著名琴家為觀眾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聲音體驗。這場音樂會由“讓古琴醒來”項目負責人田青先生發(fā)起,分上下兩場,上半場為學術演講,下半場為古琴示范演奏。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古琴藝術的保護單位。院內收藏的琴譜大概有近百部,其中有五部已經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院內還收藏有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在1997年這些音樂錄音被列入了第一批“世界記憶名錄”,這里也包括很重要的一部分古琴資料。2008年底,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從院藏近2000
新生代 2019年15期2019-11-13
- “枯木龍吟——讓古琴醒來”
走來,由國內著名琴家為觀眾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聲音體驗。這場音樂會由“讓古琴醒來”項目負責人田青先生發(fā)起,分上下兩場,上半場為學術演講,下半場為古琴示范演奏。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古琴藝術的保護單位。院內收藏的琴譜大概有近百部,其中有五部已經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院內還收藏有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在1997年這些音樂錄音被列入了第一批“世界記憶名錄”,這里也包括很重要的一部分古琴資料。2008年底,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從院藏近2000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1
- 琴人學養(yǎng)與內心
業(yè)余精神。著名古琴家吳兆基先生就曾經提過,古琴還是業(yè)余彈更好。與吳門琴家孫小青先生相識,一切便豁然開朗了。孫小青,號琴道人。師從蘇州吳門琴派黃耀良先生。多次參加全國打譜會、國內外古琴演奏音樂會。他對古琴的愛是發(fā)自心底的,并融入多種藝術的滋養(yǎng)。每天忙完一切擰亮臺燈,讀書彈琴,與心靈對話,這便是他最享受和舒心的時光了。幼承庭訓 鉆琴至深孫小青是名執(zhí)業(yè)律師,從事涉外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十多年。日常工作忙碌,但不管再忙,他從未放棄個人文化修養(yǎng)的提升。多年的經驗告訴他,
現(xiàn)代蘇州 2019年19期2019-10-18
- 五朵金花建“養(yǎng)老互助組”
白天五人聚在張韻琴家做手工、玩游戲、拉家常、吃午飯和午休,晚上各自回家。張韻琴家臥室一張大床上擺著五個枕頭,“午休大家睡同一張床,跟親姐妹一樣”。10年來,五朵金花從沒紅過臉。喬秀英認為,這絕不是僅靠一紙簡單協(xié)議,“我們每晚回家后都會互通電話報平安;有個頭疼腦熱的,隨時聯(lián)系,隨后有人上門照顧。都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感情”。這些年常有人找到張韻琴,要求加入,可后來要么自動退出,要么被“刷掉”?!皻w根結底是相處不來。”張韻琴覺得,現(xiàn)在的小組算是“黃金組合”,“我退休
華聲文萃 2019年1期2019-09-10
- 游藝:清代琴樂傳播主體及其特征
與播遷游藝是清代琴家的一種常態(tài)生活方式,文獻中的琴人常見有“游”“歷”“走”“出游”“從游”“游幕”“館于”“設帳”“訪”和“尋”等事跡。另外,游藝也是中下層琴人的一種謀生方式,琴家們以琴技曳裾王門謀取生活資費,游藝成為清代文人的一種新型職業(yè)。②參見吳安宇《游藝:清代琴人生存的重要手段》,《中國音樂學》2014 年1 期;《清代琴人游藝現(xiàn)象分析》,《音樂研究》2014 年第4 期。而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游藝是一種傳播現(xiàn)象和傳播行為。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
音樂研究 2019年6期2019-07-21
- 蝴蝶飛走了
月20日,著名鋼琴家巫[江] [綺]麗女士在出席維多利亞音樂會時暈倒,送醫(yī)不治,享年89歲。巫[江] [綺]麗生于上海,是中國第一代鋼琴家,中國鋼琴啟蒙人之一。2018年,央視舞臺上,巫[江] [綺]麗在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的攙扶下走向鋼琴,演奏中國千古絕唱《梁?!?。她是這首交響音樂民族化的創(chuàng)世紀小提琴協(xié)奏曲鋼琴部分的譜寫人及首演者。琴鍵上枯萎的雙手,依然那么靈活,強大的生命力量從指尖、從鋼琴上噴涌而出。現(xiàn)場有觀眾問:“您覺得您的演奏層次到哪個階段了?”
當代工人 2019年10期2019-07-19
- 古琴名家李祥霆 癡迷古琴六十二年
琴或七弦琴。不同琴家對同一首作品的演繹風格各異。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6月5日、6月6日,眾多古琴名家將齊聚北京中山音樂堂,為古琴樂迷們帶來“泰山北斗映藍天一古琴名家音樂會”。作為“良辰美景2019非遺演出季”中的第二場和第三場,兩場音樂會會集了眾多古琴名家與經典琴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李祥霆將與夠位琴家聯(lián)袂奉獻古琴盛宴。李祥霆精于琴簫、詩、書、畫,即興演奏,即興吟唱
北廣人物 2019年18期2019-06-06
- 吳門古琴的百年風雨
古琴界天南海北的琴家,師承幾乎都與當年的怡園琴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百年風雨,琴脈在茲,中國的古琴琴脈留在了怡園。園與琴的天作之合除去冬歇、夏歇,一年中有8個月每月第一個周日的上午,吳門琴社都會在怡園如期會琴。自上世紀80年代末,這被描述為“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的吳門琴音重回怡園,再無缺席。怡園,清末浙江紹臺道道員顧文彬與子顧承在清晚期1874-1882年建起的園子。為了偶得的宋元四年(1089)東坡居士監(jiān)制的“玉澗流泉琴”,在園內特地
現(xiàn)代蘇州 2019年7期2019-04-22
- 關于選琴的偏好和秘密
用詞。當代每一位琴家,對琴的評判都有自己的標準。因為斫琴的木頭不一樣,注定每張琴都不會一樣,對琴的評判也就無法標準化了。一張宋琴的重量吳家有張北宋琴“勁秋”,是吳兆基見古董店老板的一雙兒女在門檻上玩蹺蹺板時發(fā)現(xiàn)的。因為琴體脆弱,再玩兩下琴板就斷裂了,于是花7塊錢收下?!坝泄徘儆纸衅呦仪俚脑⒁??!眱鹤訁枪馔f?!皠徘铩笔沼诮夥懦酰鲜兰o50年代。獨孫吳明濤10歲左右,吳兆基為激勵他,將“勁秋”送給了他。這張北宋琴經當代著名的古琴家裴金寶的反復修葺后,于五六年
現(xiàn)代蘇州 2019年7期2019-04-22
- 古人彈琴 五不彈
發(fā)。這種情況下,琴家往往不彈琴。第二:于塵市不彈。塵市喧鬧,嘈雜不靜,俗氣又重,這與琴文化的情趣相違。這種情況下,琴家往往不彈琴。第三:對俗子不彈。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識風情,難體琴道之妙,自然不為知音。琴家往往對俗子不彈琴。第四:不坐不彈。操琴是心意的抒發(fā),自然要求平穩(wěn),要求氣定神閑,不可有浮躁之氣。所以琴家往往不坐不彈琴。第五:不衣冠不彈。操琴是心靈藝術。既為心靈之體現(xiàn),自然要清凈灑脫。為了利于達到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琴家操琴時,往往要潔凈身心,穿著
小天使·三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9年11期2019-01-13
- 古代十大名琴(下)
賜給了元朝承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將其贈予老師萬松老人。以后,“春雷”琴又復歸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鑄。以后其琴又歸趙德潤所有。明朝時,“春雷”傳入明宮之中。到了清朝,“春雷”琴流傳到裕親王府中。以后,該琴又流出府外,后來為滿州大琴家佛詩夢所得。后來,佛詩夢又將“春雷”琴傳予其入室弟子北京大琴家汪孟舒,為汪氏傳家之寶?,F(xiàn)“春雷”琴被北京琴家鄭珉中收藏。無價之寶,神品“春雷”,得以傳承至今,實在是一大幸事。唐代“九霄環(huán)佩”“九霄環(huán)佩”是古琴中的精品,為盛唐開
小天使·三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9年11期2019-01-13
- 琴與酒
——林友仁印象
論”無法解釋。斫琴家和制造過程,講起來并不復雜,卻越傳越玄乎。但藝術品往往就是這樣,講不清楚道理。一棟房子可以論價,一部汽車可以論價,“音色”怎么論價?一把小提琴,經過斯特迪瓦里之手;一張古琴,經過唐代雷氏之手,便宛若仙音。杰出匠人,點石成金。他們依靠自己的生命直覺,把沒有靈魂的木頭變成“有靈魂的木頭”(劉德海語),讓這些木頭疙瘩,唱出了難以言喻的生命之歌。更進一步,“有靈魂的木頭”到了不論價錢的琴家手里,更是超出了經濟學“所需必要勞動時間”的“硬道理”,
傳記文學 2018年10期2018-10-15
- 聽裴公琴,想見其為人
幾重?!彼婕暗?span id="syggg00" class="hl">琴家多數(shù)指向“蜀聲”。唐代琴家趙耶利論琴中有:“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边@跟自信、尚武、雄渾的大唐氣象也相契,而流傳下來的唐人傳奇、髯虬客形象可與這類古琴曲互相印證,這也是這一時代文人騷客的趣味在文學藝術中留下的痕跡。隋唐琴家趙耶利贊吳地琴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趙耶利所謂“國士之風”明清則大盛。明清琴藝尤以出自江南的吳門琴派為勝。據裴先生介紹,吳門琴派是由吳蘭蓀、吳浸陽兩位古琴大家在繼續(xù)傳統(tǒng)的基礎上形成,
蘇州雜志 2018年3期2018-07-24
- 五朵金花建“養(yǎng)老互助組”
白天五人聚在張韻琴家做手工、玩游戲、拉家常、吃午飯和午休,晚上各自回家。張韻琴家臥室一張大床上擺著五個枕頭,“午休大家睡同一張床,跟親姐妹一樣”。10年來,五朵金花從沒紅過臉。喬秀英認為,這絕不是僅靠一紙簡單協(xié)議,“我們每晚回家后都會互通電話報平安;有個頭疼腦熱的,隨時聯(lián)系,隨后有人上門照顧。都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感情”。這些年常有人找到張韻琴,要求加入,可后來要么自動退出,要么被“刷掉”?!皻w根結底是相處不來?!睆堩嵡儆X得,現(xiàn)在的小組算是“黃金組合”,“我退休
文萃報·周二版 2018年46期2018-07-13
- 唐代琴曲的歷史背景探究
圖:(四)著名的琴家唐代的詩人與琴家關系四分密切,不少的詩人愛好彈琴,有的還進行琴曲的創(chuàng)作,如:王維、李白、白居易等。唐代真正的琴家,是在演奏上有極大的突破,并且在整理和改編傳統(tǒng)曲目上有較大的貢獻的人。如:趙耶利、董庭蘭等。趙耶利(563-639),曹州濟陰人,對琴曲有深刻的認識和研究。他認為,在演奏技巧上,只用指甲,“其音傷慘”;只用指肉,“其音傷鈍”,他主張,“甲肉相和,取音溫潤”。其奏法為后世所沿用。他還曾指出:“吳聲清婉,若長江之流,綿延徐逝,有國
絲路藝術 2018年2期2018-05-11
- 古琴曲《瀟湘水云》的故事
。因此,它是歷代琴家公認的典范。說到這里,要考考你們了,知道《瀟湘水云》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的話,趕緊來聽聽這段故事吧!《瀟湘水云》的作曲者名叫郭沔(miǎn),是南宋浙派琴家的創(chuàng)始人。大家都知道,南宋是一個非常動蕩不安的年代,生活在那個年代的老百姓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因為戰(zhàn)亂,郭沔也被迫從家鄉(xiāng)永嘉移居到了湖南的衡山附近生活。雖然逃離了被戰(zhàn)亂毀壞的江南,郭沔的心里卻很不是滋味??伤皇且粋€無權無勢的讀書人,面對侵占自己家園的金兵和那些只顧著吃喝玩樂的官員,
琴童 2017年10期2017-10-31
- 天籟 地籟 人籟
——古琴的前世今生
料記載的最早的斫琴家。到了唐代,名琴名家輩出,唐琴也因形美音美一直在收藏界獨領風騷。在震旦博物館里,有一組珍貴的4件唐代彩繪陶女樂俑,樂俑皆屈腿席地而坐,手中依次拿著琵琶、鼗鼓、古琴及箜篌演奏,如實反映了琴在那個歌舞盛世的樣貌。古琴結構及式樣◎“九霄環(huán)佩”琴(故宮博物院藏),伏羲式,盛唐雷氏制作。圖片選自鄭珉中《故宮古琴》。古琴有泛音、按音、散音3種音。細聽之下,泛音像天,按音像人,散音如同大地。天地人三籟,古琴以一器之身,奏出空靈虛緲的三籟,實非一般樂器
藏天下 2017年3期2017-09-03
- 古琴的收藏與鑒賞
自制琴的木材和制琴家高深的個人造詣。不少老屋、廟堂的房梁都是由年事甚高的桐木、杉木制造,這些老木料干燥堅硬,用它們制作的古琴音色純凈沉雄。如名家覓得如此好料,再輔以傳統(tǒng)手工工藝,歷經幾百道工序,就會誕生一張新制名琴。筆者了解到,馬維衡、曾成偉、王鵬等幾位當代制琴大師,他們制作的琴都很有個人特色。由于古琴必須手工制作,只有識琴懂樂的人才能制作它,好的斫琴家必然也是好的古琴演奏家。比如,四川音樂學院教授曾成偉先生就是國內蜀派古琴的代表人物,他從小師從外祖父、蜀
藏天下 2017年3期2017-09-03
- 魏晉時期文人琴的琴格追求
是當時有名的文人琴家,但他們并沒有把琴當作自己的謀生工具。從朱長文《琴史》記載看,魏晉時期的三十多位琴家中,沒有一人是職業(yè)琴家。這些琴人擅長琴棋書畫,有著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他們不光是當時文人的代表,也是文人琴隊伍的主力軍。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晉書》記載,嵇康“博綜技藝,特妙絲竹”。他在文學上也有著很高的成就,他集詩文、書畫、音樂等才藝于一身。同時代的阮籍和嵇康一樣,博覽群書,嗜酒能嘯,善彈琴。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散文和辭賦。在文學上阮籍是“正始之音
卷宗 2017年7期2017-08-02
- 魏晉時期文人琴的琴格追求
是當時有名的文人琴家,但他們并沒有把琴當作自己的謀生工具。從朱長文《琴史》記載看,魏晉時期的三十多位琴家中,沒有一人是職業(yè)琴家。這些琴人擅長琴棋書畫,有著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他們不光是當時文人的代表,也是文人琴隊伍的主力軍。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晉書》記載,嵇康“博綜技藝,特妙絲竹”。他在文學上也有著很高的成就,他集詩文、書畫、音樂等才藝于一身。同時代的阮籍和嵇康一樣,博覽群書,嗜酒能嘯,善彈琴。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散文和辭賦。在文學上阮籍是“正始之音
卷宗 2017年5期2017-06-06
- 平安無事
天傷害了小琴。小琴家東側是道路,西側是我家。道路不能成為鄰居。我是小琴家唯一的鄰居。我這邊東側是小琴家,西側是玉米地。玉米地不能成為鄰居。小琴家是我唯一的鄰居。春天,小琴在院子里種菜。春天,我也在院子里種菜。我和小琴之間,小琴的菜地和我的菜地之間,只隔著一段原木壘成的圍墻。原木與原木之間有很大的縫隙。這個縫隙小狗能伸出去嘴,但不能伸出去頭。透過墻縫,我看見小琴只種早豆角,并且垅上覆蓋著塑料薄膜。那層塑料可以為脆弱的種子擋住春天的寒風,并有效挽留泥土的熱量。
紅巖 2017年2期2017-03-29
- 古琴:泠泠七弦,彈無虛發(fā)
松風寒”;在瑞典琴家林西莉那里,則是“我輕輕地撥動其中一根弦,它便發(fā)出一種使整個房間都顫動的聲音”。然而,這種脫俗的聲音,這樣簡凈的琴弦,是無法隨便撥弄出來的。漢代的琴家蔡邕說:“琴者天地之正音,得其材可以合天地之正器,得其人可以合天地之正道,得其律可以合天地之正音?!弊掷镄虚g全是崇高中正,想來他彈著那著名的焦尾琴時,必是正襟危坐,目下無塵,心中無物,那萬般世情,都成了七弦上彈指間的寂與滅。唐人闊大,白居易喜歡帶上琴童、詩卷、美酒,興之所至,山巖水邊,撫琴
中學生天地(A版) 2016年1期2016-09-10
- 十大琴曲
康擅彈此曲,現(xiàn)在琴家所彈奏的《廣陵散》最早見于明代《神奇秘譜》?!逗帐伺摹芬徽f為蔡文姬所作。唐代著名琴家董庭蘭將其改作古琴曲。《流水》現(xiàn)在琴家所彈多源于青城山道士張孔山、唐彝銘合編的《天聞閣琴譜》?!稘O樵問答》初見于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xù)譜》。曲意深長,神情灑脫?!稇浌嗜恕吩d于《神奇秘譜》的琴曲《山中思友人》,曲調纏綿悱惻?!稙t湘水云》傳為南宋浙派琴家郭楚望所作。悠揚自得,有水光云影之妙。
中華手工 2016年3期2016-04-20
- 古琴瑯琊榜 中國十大斫琴師
新江蘇揚州廣陵派琴家、斫琴名家,著有《琴中無相》。早年為制漆國手,對古琴漆工藝最為精通,所制蕉葉琴多為當代名琴。與其師合制的琴曾作為國禮贈送給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所斫古琴音色清勁古樸,造型綺麗細膩,被譽為“琴中官窯”。南京青奧會開幕式所用古琴,出自他手。馬維衡江蘇省古琴非遺傳承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現(xiàn)代廣陵派琴家。少學昆曲,1986 年師廣陵派胡蘭、胡萌乾學琴,后從事老琴修復工作。所斫之琴造型古樸,音色松透圓潤,有一種蒼古之美。被譽為“馬琴”。倪詩韻著名斫琴
中華手工 2016年3期2016-04-20
- 近百年來的湖南琴家師承概覽
出近百年來的湖南琴家師承概覽:一是以楊時百為核心;二是以邱之稑為核心;三是以顧玉成為核心;四是以吳蘭蓀為核心;五是以龔庸禮為核心。關鍵詞:湖南琴家;師承作者通過查找翻閱工具書、古琴論著、筆記日志、文集、史志類、報刊、年譜、石刻等文獻來搜集近百年來關于湖南琴家的相關資料。根據所查找的文獻已整理出湖南琴家①78人,待考15人,共計94人。關于湖南琴家的師承整理如下:一、以楊時百為核心楊時百(1863—1931),名宗稷,字時百,號九嶷山人。湖南寧遠人。清末貢生
大觀 2016年3期2016-04-20
- 非遺保護傳承視野下的琴派論
同一地域、師門的琴家們在相互交流中彼此影響,派別自然滋生。清王坦《四庫全書·琴旨·支派辨異》中說“五方風氣異宜,故俗尚不一。而操縵者之取音亦因之以互異,此派別流傳?!币嗳缃袢藯畲恨痹凇肚贅妨髋稍戳髦甲C》一文中所提出“地域”和“琴人”是構成傳統(tǒng)琴樂風格、流派的兩個關鍵因素。若中原、吳越、湘楚、巴蜀等各地之地理、氣候、人情的各不相同,孕育了多種氣質、審美有異的地域文化。其中音樂也會“地域而差異,此外還會因每個琴人對音樂的不同演繹而產生個人的風格差異。正所謂‘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4-04
- 阿平
抱著碗去村頭的阿琴家里打一塊豆腐。阿琴家的豆腐是村里最有名的,幾乎全村人都只吃她家的豆腐,而且每天都要吃的。阿平把碗抱在胸口,跌跌撞撞地向村頭跑去。阿平家住村尾,要跑過三條小巷子,再繞過一塊田野才能到阿琴家。阿平最希望往阿琴家里跑,村里的每個孩子似乎都喜歡往她家跑。因為不管誰去,只要是孩子,阿琴母親都會盛一碗豆?jié){放進蜂蜜給孩子喝。阿琴母親是個和藹可親的人,見了誰都是微笑著的。自從阿琴爸去山上采藥從懸崖上摔下來不能行走后,他們家就開始做豆腐了,如今也有十來年
少年文藝(1953) 2015年12期2016-01-05
- 離異夫麥因女兒婚禮釀慘劇
羅琴同意了。在羅琴家,張元兵和妻子賀玉蘭,羅琴和丈夫杜昌偉,四人見了面。然而,兩人各說各的理,都不讓步,最后不歡而散。回家的路上,賀玉蘭對張元兵說:“讓張?zhí)m去找她媽再說說,說不定羅琴看在女兒的面子上會同意由你操辦婚禮呢!”張元兵覺得有道理,就打電話給女兒:“我找你媽商量過了,沒商量成。要不你去勸勸她?”張?zhí)m答應了。讓張?zhí)m沒想到的是,母親羅琴堅持要親自操辦她的婚禮。張?zhí)m為難地說:“我還是希望由爸爸給我辦婚禮,畢竟我是張家的女兒。而且,王建峰的父母也主張我從張
晚報文萃 2015年2期2015-08-24
- 空山憶故人 攜琴走天涯
的地方?!惫皇?span id="syggg00" class="hl">琴家居住的好地方!閑時,行者背著古琴進山,或到半山茶室撫琴,遇上未開張的日子,便尋條小路,到唐伯虎種植的羅漢松旁,盤腿隨意彈幾曲。他最愛《憶故人》,盡管有琴家說此曲過于悲愴,空山月下徘徊,思念遠去的故人,十分惆悵傷懷。他卻有不同的理解,這首源自蔡邑的名曲,琴音高潔。天下無不散宴席,有歡聚自有離別,與其惆悵,不如拋卻傷懷,于婉轉悠遠琴音中,彼此珍重?!皼r且故人也可以理解為古人,可以向往之?!薄肮徘賽偧?,古箏悅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绷?/div>
中華手工 2015年8期2015-08-17
- 梨花又開放
院落和梨樹,是董琴家留下的。在魯中礦區(qū),這群建于六十年前的俄式平房,墻體巨厚,冬暖夏涼,且前后各有一個院子,如今,仍有兩百多戶礦工家庭居住其中。四月初,我們接到通知,從五月開始,平房全部拆掉,在兩年內建成九幢樓房后,住戶回遷,這項工程,叫煤礦棚戶區(qū)改造。一整個四月,都是住戶找房搬家的時間,可是,有這么五六家,遇到了難題——要么老人病逝,家中空無一人,要么子女遠在異鄉(xiāng),一時聯(lián)系不上,而董琴家,正是這樣。五十年前的春天,我們家和董琴家就相鄰而居了,董琴的父母都陽光 2015年8期2015-07-29
- 唐詩古韻,琴音渺渺
、“研讀唐詩走近琴家”、“吟誦琴詩體悟琴品”。第一組廣泛搜集與古琴的制作有關的唐詩,以及與“梧桐”、“玉”有關的詩句,理解“梧桐”、“玉”等意象的意蘊。第二組認真深入地研讀不少于兩首與描寫琴樂相關的唐詩,并分析其中用到的描寫音樂的手法。第三組仔細研讀不少于三首與琴曲或琴歌有關的唐詩,并查找相應的琴曲、琴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名家解讀等資料,聽琴歌琴曲調動想象并用文字再現(xiàn)音樂效果。第四組認真研讀不少于三首與“琴家”有關的唐詩,概括詩中琴家形象,并查找與琴家相關的歷史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5年1期2015-05-29
- 無故不撤琴
致。雅集上,每個琴家各彈一曲,不拘琴齡,甚至10歲琴童,均可自由彈奏,老琴家或贊或評或指點。古琴,長三尺六寸五分,寓意一年365天;琴面弧形,琴底為平,意味“天圓地方”;13個徽,訴說一年12個月及閏月;最初五根弦,象征金木水火土……在《禮記》中是“士無故不撤琴瑟”;在《詩經》中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這個有著3000年歷史、最古老最純粹的華夏本土樂器,被人們遺忘得太久太久。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流轉在國人心中幾千年;琴棋書畫,文人風雅,始終是國人最適宜的中華手工 2014年10期2015-04-02
- 唐代的古琴藝術
出一批技藝精湛的琴家、聲名顯赫的斫琴大師和許多優(yōu)秀的精品琴曲,并且新創(chuàng)了減字譜,唐代傳世古琴已成為我國的稀世珍寶。圖1隋唐時期,我國古琴東傳高麗、百濟和日本等東亞諸國,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年(819)將傳入日本的名琴“金銀平文琴”進獻奈良東大寺正倉院中,這張我國唐代制作的金銀平文琴(圖1),響泉式(漢代琴人張道琴),全長114.2厘米、肩寬19.2厘米、尾寬13.1厘米、厚5厘米,通體施以精妙的金銀鑲嵌花紋,裝飾極為奢豪,琴軫和雁足用象牙制成,琴底龍池內有音樂生活 2014年2期2014-04-25
- 我國早期古琴
首,還有大量關于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時,琴、棋、書、畫并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歷代涌現(xiàn)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并為這些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中國樂器首次獲此殊榮。古琴是中華民族的,也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音樂生活 2014年1期2014-04-24
- 從中大古琴周看香港古琴生態(tài)現(xiàn)狀點滴
。另一位香港資深琴家劉楚華在她主編的《琴學論集》中的論點亦相同。她說:“……直至2003年‘申遺’之后,社會各界亦常態(tài)地冷靜對待古琴,不見熱潮效應,亦暫無突發(fā)的商業(yè)化現(xiàn)象?!眲⒊A在港的琴齡超過三十年,她與謝俊仁都最有條件探討這個問題。筆者學習古琴僅五年多,本文無意在這方面詳作討論,只是想借介紹中大的古琴周,談談這種音樂形式在香港過去與現(xiàn)在的發(fā)展點滴。香港琴學發(fā)微于何時,其基礎是什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有人認為,香港琴壇真正展開活動,是由徐文鏡開始。徐藝術評論 2013年1期2013-11-08
- 獨坐幽篁里:文人與琴
與他的老師,專業(yè)琴家師襄子形成區(qū)別,朱長文云:“師襄之學,徒知其音;圣人之學,必得其意,其過襄遠甚,其先授以聲而未授以名者?!睂τ谖娜饲俣?,“知其音”倒在其次,而“得其意”更為重要,執(zhí)著的不在于技法本身,“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重要的更在于意境和氛圍了。兩漢時期,文人琴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凡有成就的詩人、文學家,如西漢的司馬相如,東漢的桓譚、梁鴻、劉向、馬融、蔡邕、蔡琰等等,幾乎無一不是彈琴高手。司馬相如“少善鼓琴”;劉向“嘗作《琴傳》并《頌》”;桓譚檢察風云 2013年12期2013-07-07
- 自制古琴 玩出境界
該說,自古以來,琴家就有自制私家古琴的傳統(tǒng),因此制琴技藝在某些書香門弟的大戶人家一直有所沿襲;而今,玩出境界的琴友,除了師法古藝,更有創(chuàng)新,同樣講究“物為我用,琴人合一”,他們卻能不拘形式和傳統(tǒng),研究出新斫法。不求名貴但求有心古琴彈到一定程度,對于琴的要求也就跟著提高。工廠的批量生產品自然難達要求,而斫琴師的風格和偏好也不一定合自己心意,因此,自己斫琴便成了一些琴家的必然選擇。三百年的古木,家傳的斫琴手藝“斫琴”是古琴的專用語,意指造琴。彈琴到了一定的程度南都周刊 2009年22期2009-10-30
- 梨花又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