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年
- 清華簡《系年》所記平王東遷相關問題研究
楊佩衡清華簡《系年》第二章記載了周幽王被殺與平王東遷一事,其中的記載與《史記》和《竹書紀年》等文獻有所不同,這為解決平王東遷這一問題提供了新材料的同時又引起了新的矛盾,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本文欲對比相關史料記載,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錯誤之處敬請方家指證。一、清華簡《系年》平王東遷相關問題研究現(xiàn)狀清華簡《系年》第二章載: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于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圍平王
名家名作 2023年17期2023-10-22
- 古典君位觀的哲學分析
——以清華簡《系年》第九章為中心
李若暉清華簡《系年》第九章曰:“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大夫聚謀曰:‘君幼,未可奉承也,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嗣笮忻锱c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襄夫人聞之,乃抱靈公以號于廷曰:‘死人何罪?生人何辜?舍其君之子弗立,而召人于外,而焉將寘此子也?’大夫閔,乃皆背之曰:‘我莫命召之?!肆㈧`公,焉葬襄公?!?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第157頁。《系年》以諸大夫欲廢靈公而另立強君,襄夫人則拼死以爭,卒定君位。本文即
現(xiàn)代哲學 2023年1期2023-03-21
- 清華簡《系年》與千畝之戰(zhàn)結局再考察*
提出的。清華簡《系年》公布后,其中關于千畝之戰(zhàn)的敘述又引起一些學者關注,對相關問題如“千畝”的稱謂、千畝所在地、千畝戰(zhàn)役是一次還是兩次以及其發(fā)生的具體時間等均有較多研究,并產生了一系列新成果,推動了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深入①。劉國忠先生指出,“清華簡中所發(fā)現(xiàn)的眾多與西周史有關的文獻,為研究西周史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其中不少記載都為傳世文獻所無,或與傳統(tǒng)看法不同,為我們揭示了西周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也為認識一些聚訟不休的歷史事件提供了重要依據(jù)”[2]。新出文
中州學刊 2022年11期2022-12-07
- 從清華簡《系年》論兩周之際局勢變遷
研究院)清華簡《系年》的公布,對西周滅亡、周平王繼位與東遷等相關史事的研究有重大意義。為敘述方便,現(xiàn)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所隸定的《系年》相關章句寬釋整理如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繒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晉人焉始啟于京
四川文物 2022年2期2022-11-17
- 祝何/誰為圣?
——清華簡《系年》翻譯的“祝圣”闡釋
國楚簡清華簡③《系年》的翻譯與這首古埃及情詩的翻譯同樣精彩。從2011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整理的清華簡《系年》的全部竹簡圖片、釋文及注釋出版后,出土文獻學和歷史學學界便興起了一股《系年》研究與考證的熱潮。第一類研究以《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二)》為《系年》底本,繼續(xù)對《系年》的文本進行集解、輯證、集釋工作,例如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2013),馬楠(2015),李松儒(2015)。第二類研究的范圍有所擴大,依托《系年》,對先秦史事進行細致考證,
外語研究 2022年1期2022-11-17
- “人心惟?!?——清華簡《系年》“蔡哀侯娶妻于陳”章解析
點課題,清華簡《系年》“蔡哀侯娶妻于陳”章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見的史料,可謂珍貴。但筆者據(jù)“知網”統(tǒng)計,自2011年《系年》文本發(fā)布以來,截至2022年3月,學界關于此一問題的研究成果僅有論文1篇,無論是對簡文的釋讀還是對篇章旨意的解析、對史事的考證等都還有很大的探討空間。以下,筆者就相關的問題給出自己的意見,拋磚引玉,請同仁批評。一、釋文[1]二、簡注賽,比試,此引申為“夸耀”,指蔡哀侯宣稱陳侯之女中其妻貌最美;是,肯定,認為正確,“是息媯”即“以息媯
文史雜志 2022年6期2022-10-29
- 清華簡《系年》所載“錄子耿”及相關史事考
119)清華簡《系年》載錄子耿是武王死后,由反叛的商人所立;后來成王平叛,殺了錄子耿。那么,簡文所謂的“錄子耿”是誰?有學者認為是武庚,有學者認為是商王族的另外其他人。據(jù)傳世文獻所載,武庚是周武王所立,后來在三監(jiān)叛亂中,被周成王所殺(一說向北逃跑了)。如果說錄子耿與武庚是同一人,那么究竟如何理解簡文與傳世文獻所載之歧異呢?本文力圖在前賢時修研究的基礎上,對上述問題進行新的探討。一、傳世文獻所見的“武庚”與“祿父”“武庚”與“祿父”都出現(xiàn)于傳世文獻中,關于二
殷都學刊 2022年3期2022-09-19
- 清華簡《系年》所涉“京師”地望辨析
一 引言清華簡《系年》第二章載兩周之際史事,兩處提及“京師”一詞。原簡文云:上文中的“立之于京師”與“晉人焉始啟于京師”中的“京師”何指?整理者釋前者云“:《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颂幃斨缸谥??!逼浜?,學術界對于此兩處簡文中的“京師”多有議論,總各家之說,“立之于京師”之“京師”,大體上有以下幾種觀點:(1)宗周鎬京說。此說清華簡整理者主之,此后華東師大中文系戰(zhàn)國簡讀書小組[2]、子居(網名)[3]、李學勤[4]等先后和之。(2)晉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6-18
- 清華簡《系年》與《春秋》三《傳》載先蔑史事新證
來公布的清華簡《系年》對此有記載,學者據(jù)此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譬如“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據(jù)《系年》簡文,認為“晉人背公子雍,先蔑、隨會在秦不敢歸,即奔秦?!?span id="syggg00" class="hl">系年》是”。(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貳)研讀札記(二)》,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2011年12月29日。胡凱等同意此說,并認為據(jù)《系年》可解決《左傳》之矛盾。(2)胡凱、陳民鎮(zhèn):《從清華簡〈系年〉看晉國的邦交——以晉楚、晉秦關系為中心》,《邯鄲學院學報》
殷都學刊 2021年1期2021-11-26
- 清華簡《系年》第一章新解*
靖 人清華簡《系年》出版以來,受到不少學者關注。他們從多角度進行研究,或強調禮敬上帝天神的重要,或強調重農行為的重要。①筆者認為,《系年》第一章能澄清不少學術界爭論的問題,內容值得進一步研究,本文擬對帝籍禮制所蘊含的敬天保民思想作深入探討。一、帝籍禮制的淵源關于武王作帝籍的問題,學界普遍認為他是受到了傳統(tǒng)的影響,如劉光勝、王德成認為,周武王作帝籍,受殷影響很大。再如一些學者依據(jù)甲骨文所記載的材料,認為籍田起于商朝。②無疑,周武王作帝籍,有當時天下部族特別
中州學刊 2021年12期2021-11-21
- 丁日昌致朱學勤手札系年考
新排序,亦未給出系年。文章對這批手札加以考證,確定了各信的寫作日期。這批手札始于同治七年(1868)二月,終于同治九年(1870)閏十月之后,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關鍵詞:丁日昌;朱學勤;手札;系年丁日昌(1823—1882),字雨生,廣東豐順人,曾任江蘇巡撫、福建巡撫等。朱學勤(1823—1875),字修伯,浙江仁和人,咸豐八年(1858)以后長期擔任軍機章京,官至大理寺卿?!稓v史文獻》第1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刊布了上海圖書館館藏丁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5期2021-09-17
- 文徵明傳世大字行書作品系年初探
軸與手卷書作暫未系年。結合文徵明對黃庭堅書風的自運及其書學特點,以及其大字手卷、大字立軸書風的特殊性與統(tǒng)一性,本文對文徵明主要書作系年作出初步推斷。關鍵詞:文徵明 書法 大字 系年文徵明(1470—1559),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初名壁,字徵明。明正德六年(1511),即文徵明42歲后以字行于世,改字徵仲,號衡山居士、停云生。文徵明起初有意仕途,自弘治八年(1495)至嘉靖元年(1522),九次赴鄉(xiāng)試皆未中。嘉靖二年(1523),文徵明以歲貢生詣吏部,未
美育 2021年3期2021-09-10
- 據(jù)清華簡《系年》論越王朱句之紀年
來公布的清華簡《系年》為這一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本文即著重探討朱句紀年的相關問題。上述材料中,只有《系年》提供了相對的紀年,這有助于對朱句的紀年作出相應判斷。一、朱句伐齊時間考辨清華簡第二十章簡文述及朱句與晉伐齊之事的時間為晉幽公四年。關于晉幽公四年,《史記·六國年表》記為公元前434年,學者已辨其誤,并根據(jù)《竹書紀年》的相關記載,將晉幽公四年定為公元前430年(1)相關研究主要有錢穆《先秦諸子系年》,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125頁;楊寬《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21年1期2021-03-04
- 清華簡《系年》與《史記》稱引“左氏《春秋》”考
單。二、清華簡《系年》與《史記》所稱 “左氏《春秋》”為左氏《春秋國語》考《史記》直稱“左氏《春秋》”,僅見于《十二諸侯年表》(以下簡稱《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于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5]509-510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2-22
- 清華簡《系年》所載地名與《左傳》合證
,整理者擬名為《系年》,內容相當重要,是自西晉發(fā)現(xiàn)《竹書紀年》以來先秦編年史書的第二次重大發(fā)現(xiàn)。李學勤在成果發(fā)布暨學術座談會上指出,春秋時代的《系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即印證和補充《春秋》經傳,特別是補充和糾正了《左傳》《國語》等傳世文獻的記載。[1]筆者收羅了《系年》一文出現(xiàn)的地名,取之能與《左傳》合證者數(shù)則,箋同證異,間引諸家考證之說,在相互比照中可以加深對先秦地名的認識,于先秦史、漢語史以及歷史地理的考證皆有參考意義。帝丘 《系年》4 章:“翟人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02-05
- 清華簡《系年》中的晉吳邦交
出土文獻清華簡《系年》第十五章與第二十章的內容主要講述了晉吳、 晉楚邦交關系的變化過程,彌足珍貴。 關于巫臣使吳的時間,《系年》與傳世文獻《左傳》記載不一,本文第一部分嘗試對此做一探討。 自晉景公始, 晉主動與吳建立邦交關系,確立 “聯(lián)吳制楚” 的戰(zhàn)略方針,至吳國滅亡,晉吳邦交隨之結束,期間歷經一百多年。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討論從晉景公至晉定公期間各個階段晉吳邦交的內容與變化,這也是本文的核心內容。一、吳伐郯與巫臣使吳時間史籍多載巫臣使吳在魯成公七年, 但早有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5期2020-12-12
- 清華簡《系年》與中國傳統(tǒng)歷史哲學之建構
。。二、清華簡《系年》與早期紀事本末體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一批楚簡,多達2496支,大部分是完簡,字跡清晰,保存良好,內容十分豐富。其中有一批簡字體特殊,共138支,每支簡簡背有編號,共3875字。全篇分為23章,每章相對獨立,章尾有標志,簡尾留白。整理者李學勤根據(jù)簡文中多次出現(xiàn)紀年,將其命名為“系年”(19)李學勤:《初識清華簡》,《光明日報》2008年12月1日第12版《國學》;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
現(xiàn)代哲學 2020年5期2020-11-30
- 由清華簡《系年》看《國語·鄭語》關于申國的記載
要? 清華簡《系年》第二章關于平王走西申的記載,可與古本《竹書紀年》相印證,說明平王出奔的確是西申,而非南陽之申。藉此可對《國語·鄭語》中史伯關于申國的議論進行新的認識,史伯所論的“申”既有指稱西申的,又有指稱南申的,只是未作區(qū)別皆以“申”稱之。關鍵詞? 系年 國語·鄭語 申 西申 南申中圖分類號 G256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 2019-10-15Abstract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singhua bamboo s
蘭臺世界 2020年8期2020-08-16
- 《系年》申公屈巫適秦求師考
116)清華簡《系年》第十五章記載楚莊王殺夏征舒一事:“莊王立十又五年,陳公子征舒殺其君靈公,莊王率師圍陳。王命申公屈巫適秦求師,得師以來。王入陳,殺征舒,取其室以予申公?!盵1]170其中申公屈巫向秦國求師一事,為傳世文獻所未見。同時,多部傳世文獻中提到此次伐陳有諸侯國協(xié)助:夏征舒為不道,弒其君,寡人以諸侯討而戮之,諸侯、縣公皆慶寡人,女獨不慶寡人,何故?[2]724楚之討陳夏氏也,莊王欲納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諸侯,以討罪也;今納夏姬,貪其色也
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1期2020-03-03
- 馬新貽致應寶時手札系年考
序編排,且未給出系年。文章對這批手札加以考證,確定了各信的寫作日期。這批手札始于同治七年(1868)九月,終于同治九年(1870)七月,對研究當時的東南政局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關鍵詞:馬新貽;應寶時;手札;系年馬新貽(1821—1870),字谷山,山東菏澤人,曾任閩浙總督、兩江總督等。應寶時(1821—1890),字敏齋,浙江永康人,曾任蘇松太道、江蘇按察使等?!稓v史文獻》第17輯刊登了上海圖書館館藏馬新貽致應寶時手札十二通①,但整理者未按時間順序重新編排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0期2020-02-27
- 清華簡《系年》與夏姬身份考論
份確認,清華簡《系年》記載夏姬乃夏征舒之妻。通過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對讀、互證,結合夏姬的年齡與姓氏兩個方面進行考論,清華簡《系年》關于夏姬的身份記載顯然更具合理性,可以更好地解決聚訟已久的夏姬年齡問題。這一個案研究反映史實來源不同而造成傳聞異辭和文本異辭現(xiàn)象,是探討早期經典文本形成過程中值得重視的重要論題。[關鍵詞]清華簡《系年》 夏姬 夏征舒 姓氏制度[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先秦出土文獻及佚文獻文學綜合研究”(15AZW004);中國社會科學
北方論叢 2019年6期2019-12-30
- 兩周間史事新研
——以清華簡《系年》第二章為依據(jù)
101)清華簡《系年》問世以來,學界對其第二章所涉及的兩周間史事的研究廣泛而深入,“周亡王九年”“二王并立”“平王走西申”,以及《系年》與《史記》《竹書紀年》的比較等問題更是成為了焦點,眾說紛紜。筆者據(jù)“知網”粗略統(tǒng)計,自2012年12月至2018年2月,據(jù)《系年》第二章探討兩周間史事的公開發(fā)表的論文就有29篇。筆者研究各家觀點后認為,學界就相關問題的討論至今難以有共識,多與對簡文的斷句、對相關概念與文獻記載的理解不同,以及對《系年》的作者、撰寫背景的研究
管子學刊 2019年2期2019-12-14
- 清華簡《系年》的戰(zhàn)爭敘事特點
715)清華簡《系年》通篇描寫戰(zhàn)爭,是一部反映西周初年至戰(zhàn)國早期諸侯爭霸的戰(zhàn)爭史?!?span id="syggg00" class="hl">系年》以獨特的方式敘寫戰(zhàn)爭,與作者獨特的戰(zhàn)爭景觀不無關系?!?span id="syggg00" class="hl">系年》的問世,使后人得以見到2 000多年前未經秦火焚毀的一部先秦重要史書。研究《系年》的戰(zhàn)爭敘事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該著的敘事體例,并對先秦史學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一、清華簡《系年》的研究現(xiàn)狀自2012年公布至今,《系年》的研究成果眾多,主要集中在敘事體例、文字考釋和史事研究等方面,尤其是關于敘事體例上的編年體
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10-18
- 試論清華簡《系年》的書寫背景及其特點
鷗摘要:清華簡《系年》以粗線條式的書寫,兼顧了敘事的完整性與時間的順承性。它于歷史關節(jié)處著額外之墨,既表現(xiàn)出楚國乃《系年》敘事之主線,又反映出作者敏銳的歷史洞察力。它的存在,表明了先秦歷史書寫的多樣性,豐富了我們對先秦史籍面貌的認識。關鍵詞:清華簡;《系年》;先秦;書寫中圖分類號:K2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768(2019)06-0005-05 清華簡《系年》全篇138支簡,包括合文與重文一共3875字。“原篇無題,因篇中多有紀年
荊楚學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清華簡二《系年》第二章對讀分析
將通過清華簡二《系年》第二章的內容與上述文獻進行詳細的對讀分析,從而更加深刻地了解這一階段的歷史。對讀結果主要涉及四個方面。一、周攜惠王余臣為幽王弟之說(一)對讀分析《史記周本紀》載:“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于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薄墩h》引《紀年》云:“幽王死,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攜?!庇喑紴橛耐醯苓@在之前史書中所未見,因而需要進一步分析?!洞呵镒髞徽x》孔穎達引《竹書紀年》:“幽
牡丹 2019年15期2019-07-01
- 《聊齋志異蓮香》系年辨正
:關于《蓮香》的系年,主要有三種觀點:1670年,1684年至1691年之間,1682年至1689年之間。各說的提出者在論證過程中各有正誤。其實,蒲松齡創(chuàng)作《蓮香》的靈感來自于劉敬叔《異苑》中的一篇桑樹與烏龜?shù)墓适隆O少數(shù)學者認為,為蒲松齡提供《桑生傳》的劉子敬、王子章都是虛構的人物,這個故事可以證明該說是正確的。《蓮香》文末交代的創(chuàng)作背景,真真假假,經過去偽存真,可知《蓮香》的系年應以1670年為是。關鍵詞:聊齋志異;蓮香;系年;辨正中圖分類號:I207
蒲松齡研究 2019年1期2019-04-29
- 清華簡《系年》作者立場問題探討
715)清華簡《系年》一經公布,學界對其作者的立場問題就展開了討論,但是清華簡《系年》能提供的直接材料并不多,這給研究造成了較大困難。目前學界對于《系年》作者立場的討論有三種觀點,大部分學者認為《系年》作者立場傾向于楚國。筆者通過梳理,認為《系年》作者立場傾向于晉國的可能性更大。文章擬對有關《系年》作者立場問題的已有研究進行述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思考。一、《系年》作者立場問題研究述評(一)認為《系年》作者立場為楚國具有代表性的是陳偉先生和尤銳先生的討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年1期2019-02-22
- 三晉伐齊所見魏氏將領及相關問題考辨二題
——以清華簡《系年》為中心
4)通過清華簡《系年》第22章對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這段歷史的描述,結合20世紀30年代初公布的羌編鐘銘文,已經可以清楚地知道,三晉方面參與伐齊的人物中既有三晉各自的領袖,也有三晉盟國越、魯兩國的君主。這對完善戰(zhàn)國前期歷史、特別是充分認識對后世歷史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三晉伐齊一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然而,在《系年》公布之前,限于材料的不足,學界很少有人能對這些人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筆者不揣淺陋,謹先行鉤稽魏國方面諸將領資料而成此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9年2期2019-02-21
- 歐陽予倩佚文系年
最新歐陽予倩佚文系年,以供學界參考。關鍵詞:歐陽予倩;佚文;系年歐陽予倩(1889—1962)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戲劇家、戲劇教育家和藝術家,在話劇、戲曲、電影、舞蹈、戲劇教育等領域都有突出貢獻。199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六卷本《歐陽予倩全集》的出版,對深入研究歐陽予倩有重要貢獻,但是這部《全集》還遠遠談不上“全”。編者在《編后記》中也提到,“二、還有一些搜集到的劇本和文章,或根據(jù)作者自述,非本人著作;或對內容有所考慮;或屬一般表態(tài)文章,因而未編入。三、歐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19年4期2019-02-03
- 《楚 居》 逸 簡
詞: 清華簡 《系年》 逸簡清華簡《楚居》13—16號簡云:我們在讀上述簡文時,發(fā)現(xiàn)第15號簡與第16號簡之間可能存在缺簡,試論如下。其次,簡文的內容存在缺失。上舉簡文有兩處提到楚王與太子分居不同的地方,其中前一段講述獻惠王與太子的關係較爲清楚,茲列表如下,以便觀覽。表1 獻惠王與王太子(柬大王)的徙居地上舉簡文在講完柬大王徙居地之後,接著講“王大(太)子”,這里的“王”應承上指柬大王,王太子即後來的楚聲王,望山卜筮禱祠簡和葛陵卜筮禱祠簡均寫作“聖桓王”或
簡帛 2018年2期2018-12-01
- 淺析清華簡《系年》的敘事立場
章解讀了清華簡《系年》,介紹了關于《系年》作者是否楚人的史學界探討現(xiàn)狀。認為清華簡《系年》是一部以晉楚爭霸為主線,精心編纂而成的一部先秦史學作品。《系年》敘事客觀,對歷史人物和事件不予評價;《系年》的作者可能是楚國人,但其敘事立場已超越晉楚,視野寬廣,具有很強的歷史感和更為深遠的歷史眼光。【關鍵詞】 清華簡;《系年》;作者;敘事立場清華簡《系年》是兼采各國史料,精心編纂而成的一部系統(tǒng)而完整的先秦史學作品。《系年》以晉楚爭霸為主線,記載西周末年至戰(zhàn)國初期各國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0期2018-11-16
- 由清華簡《系年》再論兩周之際《詩經》有關篇章的創(chuàng)作年代
少困難。清華簡《系年》記載了兩周之際尤其“二王并立”的史事,與原有的認知大不相同,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這段歷史;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還原《詩經》中《節(jié)南山》、《正月》、《雨無正》等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確定部分詩篇的創(chuàng)作年代。詩是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特殊表達,更是特定時代社會政治生活的反映,因而成為學者研究政治史、思想史的重要參考資料。詩由《詩》而至于經,地位不斷攀升,以史證詩就成為《詩經》研究的重要課題。但由于時代久遠、先秦詩篇大都不署作者等原因,確定其具體寫
華夏文化論壇 2018年2期2018-11-13
- 清華簡《系年》所見女性形象
? 要:清華簡《系年》是一部稀有的先秦竹簡編年史,其寥寥數(shù)筆記載的褒姒、息媯、驪姬、穆嬴等,雖處于男權政治下,卻鮮明形象。從《系年》前半部分以及《左傳》等典籍對褒姒、息媯、驪姬、穆嬴這四位女性人物的勾勒,可看出她們的共有特征,進而觀察到兩周時期貴族女性在政治斗爭中的角色、作用與精神風貌。關鍵詞:《系年》;女性形象;兩周時期;政治斗爭清華簡《系年》共138支簡,是一部記載從西周至戰(zhàn)國前期歷史的先秦史書,填補了先秦史和古文字學等多方面的研究空白。自2008年7
文史雜志 2018年3期2018-06-19
- 清華簡《系年》首章新研
——兼及“國人暴動”、“共和行政”問題
101)清華簡《系年》首章引發(fā)了學界關于周厲王、周宣王之際史事的重新認識,筆者據(jù)“知網”統(tǒng)計,自2011年以來,相關的研究性論文共22篇。筆者分析后認為,從選題的角度看,學界的研究不可謂不廣泛,但對簡文本身的解讀,以及研究的深度都似嫌不足。以下,筆者以原整理者的釋文為底本,就簡文釋讀、解析,以及“國人暴動”、“共和行政”等問題給出自己的意見。拋磚引玉,請同仁指正。一、釋文*以原整理者的釋文為底本(見《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二》,李學勤主編,中西書局,2011年
殷都學刊 2018年2期2018-01-23
- 清華簡《系年》楚齊關系解讀
周時代。清華簡《系年》相關記載資料雖然零碎,尚能看得出兩國間關系發(fā)展的脈絡,且不見有專文討論,本文借慶祝《管子學刊》30周年之機,對此作些研究,以表示對《管子學刊》創(chuàng)刊30周年的慶祝。一、召陵盟會前后的楚齊關系齊楚兩國關系,最早是由鄭、蔡兩國的事情牽連起來的。周平王東遷后,王室衰微,“晉鄭是依”。不久晉國內亂,無暇他顧,鄭國始封之君鄭桓公,是周宣王的庶弟,鄭國與王室血緣最近,所謂“晉鄭是依”,實際上主要是依靠鄭國。鄭桓公之子及孫武公、莊公先后為王朝卿士,活
管子學刊 2018年1期2018-01-23
- 清華簡《系年》所見伍子胥職官考
文獻研究清華簡《系年》所見伍子胥職官考劉 光(清華大學 歷史系 ,北京 100084)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其軍事才能在著名的柏舉之戰(zhàn)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近年公布的清華簡《系年》中有關于伍子胥的新史料,其與傳世文獻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系年》記伍子胥在吳國所擔任職官為“太宰”,而傳世文獻所載為“行人”。文章通過對春秋時期“行人”與“太宰”職責進行分析,并結合當時吳楚爭霸的形勢,認為:伍子胥在吳國所擔任的職官應為“太宰”,其擔任“行人”則屬臨時差遣。《系年
管子學刊 2017年3期2017-11-01
- 從清華簡《系年》看《左傳》的編纂
提 要:通過《系年》與《左傳》相關內容的比對,《左傳》的編纂者對所據(jù)史料應當運用了如下兩種編纂方式:在組織層面,重組材料,隨經隸事,比年排列,通過割裂、整合等方式將史料重組以安排到《春秋》的敘事框架中去;在文本層面,援經造傳,根據(jù)《春秋》經文內容與規(guī)則對原始材料進行補充、改造,模仿《春秋》經文,以追求與《春秋》價值觀的同一。如果對《系年》各章與《左傳》之間文本進行全面詳細的比對,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不存在整體的單線的承繼關系。結合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在《左傳》
古代文明 2017年4期2017-10-14
- 從清華簡《系年》說康叔的始封地問題
獻研究從清華簡《系年》說康叔的始封地問題杜 勇,孔 華(天津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天津 300387)清華簡《系年》第四章稱周成王、周公“乃先建衛(wèi)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衛(wèi)人自康丘遷于淇衛(wèi)”。有學者據(jù)此以為康叔的始封地在殷,是邶鄘衛(wèi)之“衛(wèi)”的一部分,不久又徙封于衛(wèi)。然三監(jiān)之亂平定后康叔得封于衛(wèi),殷與衛(wèi)實相鄰近,合則一城,分則兩地,周公沒有必要再慎重其事地對康叔進行徙封。推測簡文“衛(wèi)叔”之后應有脫文,可重新句讀為:“乃先建衛(wèi)叔,(衛(wèi)封)封于康丘,以侯殷之
管子學刊 2017年2期2017-08-09
- 放翁情詞探繹
翁詞編年箋注》;系年;詞史意義[作者簡介]王昊(1967—),男,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春 130012)。一與“六十年間萬首詩”(《小飲梅花下作》)相比,陸游一生作詞無多,但頗為自珍,生前即將詞作收入其親自編定的文集中。據(jù)四部叢刊本《渭南文集》卷首之陸子遹《刊渭南文集跋》云:“惟遺文自先太史未病時故已編輯,而名以‘渭南矣……今別為五十卷,凡命名及次第之旨,皆出遺意。今不敢紊,乃鋟梓溧陽學宮,以廣其傳?!瓏L謂子遹曰:‘《劍南》乃詩家事,不可施于文,故別名
關東學刊 2017年11期2017-05-30
- 試論清華簡《系年》中的“周亡”及相關問題
提 要:清華簡《系年》存在著“周乃亡”與“周室既卑”兩種不同的歷史敘事?!爸芡觥敝缸鳛樘煜鹿仓鞯闹芡醭臏缤?,“周室既卑”指作為諸邦之一的周邦衰落?!爸芡觥眮碓从谖髦芡砥谑看蠓蜥槍r局做出的政治預測,又經春秋時歷史反思而進一步完善。“周亡”與“周室既卑”兩詞并存,根源于上古多邦并存的國家結構。由“周乃亡”所指推測,“周亡王九年”指的是周幽王九年。關鍵詞:周乃亡;周室既卑;多邦并存;周亡王九年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
古代文明 2017年2期2017-04-10
- 失德而后禮
——清華簡《系年》“蔡哀侯取妻于陳”章考論
禮 ——清華簡《系年》“蔡哀侯取妻于陳”章考論成富磊 李若暉(復旦大學 哲學學院,上海 200433)春秋初年,周室衰微,楚國崛起。處于其間的“漢陽諸姬”,只有依靠自己的聯(lián)合以抵御楚國,而其聯(lián)系紐帶則為周禮。據(jù)《左傳》、《史記》與清華簡《系年》的記載,楚國興起的關鍵性事件,是由息媯引出的楚、蔡、息三國之爭。對于此事解讀,今本《左傳》所載之“君子曰”單方面的責蔡侯以惡,乃純粹道德批判。事實上,息媯故事之本末,涉及諸多禮制問題。其基本點在于由息媯引發(fā)的婚制糾紛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4-04
- 清華簡《系年》“南懷之行”考論
——兼說楚靈王時期的吳楚關系
84)?清華簡《系年》“南懷之行”考論 ——兼說楚靈王時期的吳楚關系劉光(清華大學 歷史系,北京100084)吳楚關系是春秋晚期諸侯之間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楚靈王時的“南懷之行”是當時兩國關系的重大事件,現(xiàn)有研究雖偶有涉及,然其經過仍或明或暗,不能詳悉。文章通過對“南懷之行”經過的考證,認為:南懷地望當在今安徽鳳陽、鳳臺之間的淮水南岸;“南懷之行”是分在兩個戰(zhàn)場同時進行的,即淮河附近的戰(zhàn)場(安徽鳳陽、鳳臺之間);長江北岸戰(zhàn)場(安徽無為、巢縣附近)。此外,關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10-18
- 清華簡所見國族名與《左傳》合證*
鍵詞:清華簡;《系年》;《左傳》;國族名清華簡多為經、史類典籍,對于古史研究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第二輯公布的《系年》*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即印證和補充《春秋》經傳,特別是《左傳》、《國語》的記載?!?李學勤:《〈系年〉出版的重要意義》,載氏著《夏商周文明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20頁;原載《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系2011年12月19日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4-14
- 清華簡《系年》第一、二章校讀(十則)
博物館)清華簡《系年》第一、二章校讀(十則)王恩田《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貳)著錄的《系年》共有138支簡,整理者擬題為《系年》,并根據(jù)全篇的二十三個段落,劃分為二十三章。其中前四章述及西周史實,李學勤教授親自操刀,準確的隸定和精彩的釋文與注釋,為通讀簡文和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本文擬在此基礎上,再續(xù)貂幾點求正。第一章一、 昔周武王監(jiān)觀商王之不龏(恭)上帝。按:“觀”從簡文看,應是從“見”,“瞿”聲。隸為“觀”,有誤。瞿,見母魚部。厥,見母月部。雙聲通轉,
古籍研究 2016年2期2016-03-20
- 由清華簡《系年》看晉“聯(lián)吳制楚”爭霸新策略
05)由清華簡《系年》看晉“聯(lián)吳制楚”爭霸新策略茍家容(煙臺大學人文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春秋中晚期,晉楚處于戰(zhàn)略均勢,其爭霸也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在此背景下,晉國不得不改變此前以軍事對抗為主要內容的爭霸策略,始從地緣層面采取“聯(lián)吳制楚”的新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雖適應時局發(fā)展必然性,但其產生卻具有偶然性,與巫臣與楚國的個人恩怨密切相關。作為該戰(zhàn)略的直接推動者與實踐者,巫臣不僅扭轉了晉、楚的爭霸走勢,而且還對春秋后期乃至戰(zhàn)國的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巫臣;援吳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6年5期2016-03-18
- 清華簡《系年》所見鄭國史事初探
025)清華簡《系年》所見鄭國史事初探代生,張少筠(煙臺大學人文學院,山東煙臺,264005;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煙臺,264025)清華簡《系年》揭示了有關鄭國的重要史料。幽王死后,鄭國依從攜惠王勢力。隨著諸侯在“周亡王九年”倒向平王,鄭武公又因娶申侯女成為平王嫡系。大國爭霸下的鄭國,成為被拉攏的對象。鄭國的態(tài)度不僅造成了晉文公之后秦、晉關系的惡化,還引發(fā)晉、楚之間的多次戰(zhàn)爭。鄭繻公時期,鄭與韓、楚等時有交鋒,因與楚的戰(zhàn)敗導致內亂發(fā)生。這些資料既可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2015-12-22
- 清華簡《系年》所見齊國史事初探
05)?清華簡《系年》所見齊國史事初探代 生(煙臺大學 人文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清華簡《系年》篇中許多關于齊國的記載,為研究齊國歷史文化提供了新資料。齊長城的設置年代和地域問題,眾說紛紜,《系年》明確記載晉敬公十一年(公元前441年)“齊人焉始為長城于濟”,解答了學者的疑問。通過《系年》,還可以了解代齊前后田氏的地位和世系問題;梳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與晉的關系發(fā)展,戰(zhàn)國初年齊與越的關系等問題,補充史籍記載的不足?!?span id="syggg00" class="hl">系年》“襄平”一地,見于銀雀山漢簡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05-03
- 清華簡《系年》與趙盾史事新識
——兼談《系年》版本源流問題
005)清華簡《系年》與趙盾史事新識 ——兼談《系年》版本源流問題呂廟軍,孫 瑛(邯鄲學院 文史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學術界結合傳世典籍對春秋晉國政治家趙盾已有一定的研究,在新材料清華簡《系年》與《左傳》《史記》等傳世文獻對讀研究基礎上,通過對兩者在語用特點、人名稱謂以及內容詳略上的差異進行梳理分析,認為簡本諱言趙盾、穆嬴,稱之為“大夫”、“襄夫人”,可能是在楚國地域流傳的一個簡抄本或改寫本。清華簡《系年》所揭示的晉國諸歷史細節(jié)值得關注。清華簡《
邯鄲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3-27
- 清華簡《系年》體裁及相關問題新探
072)清華簡《系年》自2011年問世以來,①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學界討論最多的是《系年》體例問題。經較長時間的討論有的問題如:《系年》作者為楚人、《系年》不是紀年體史書等,意見比較一致,基本形成共識。但在《系年》體裁等問題上,學術界尚有分歧,還有“志類”說,②陳民鎮(zhèn):《〈系年〉“故志”說——清華簡〈系年〉性質及撰作背景芻議》,《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具有紀事本
湖北社會科學 2015年3期2015-03-26
- 從清華簡《系年》看“千畝之戰(zhàn)”及相關問題
專題·從清華簡《系年》看“千畝之戰(zhàn)”及相關問題謝乃和,付瑞珣(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春 130024)千畝之戰(zhàn)是西周末年姜氏之戎在千畝打敗周王軍隊的一場戰(zhàn)役,后世視其為西周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認為這是宣王執(zhí)政由中興到衰落的轉戾點。由于相關典籍關于千畝之戰(zhàn)的記載多有歧異,研究者又站在不同視角加以闡發(fā),故而學者歷來就千畝之戰(zhàn)的次數(shù)、時間、戰(zhàn)場以及勝負等問題聚訟不已,從而形成周史上著名的學術公案。從清華簡等新出資料來看,“千畝之戰(zhàn)”應該只有一次,發(fā)生在周宣
學術交流 2015年7期2015-02-25
- 從清華簡《系年》看常州武進淹城非奄族南遷所建
論。近來清華簡《系年》中記載了周成王東征、遷徙商盍(蓋-奄)之民的新資料,對于推動武進淹城起源的相關研究,或有一定推動作用,筆者擬就此進行一些探討,不當之處,尚祈指正。一、“淹城”為奄人南遷所建說西周初年,周成王即位后,東方諸國曾經興起一些軍事活動,影響到剛建立的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西周王朝因此對東方進行了軍事征伐。目前關于這次征伐是由周成王,還是周公率領,及其與周公居東的關系,意見尚不一致,本文暫不討論。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次東征之后,山東地區(qū)的薄(蒲)姑、奄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2015-02-21
- 清華簡《系年》第五章與楚頓關系新證
084)清華簡《系年》第五章以息媯為線索,記載了春秋時息、蔡、楚等國之故事。其末尾說:作者敘事落腳在楚、頓、陳三國關系上。要言不煩且具有很高文獻價值。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出土文獻中關涉頓國的材料。一、出土文獻中的頓國1975年河南省商水縣練集鎮(zhèn)朱集村出土原氏仲簠三件[1],形制、花紋、銘文相同。其銘文作:“隹(惟)正月初吉丁亥,邍(原)氏中(仲)乍(作)淪中(仲)媯家(嫁)母媵(簠),用(祈)眉壽,萬年無疆,永壽用之。”②器名、釋文從黃天樹、徐少華先生意見。參
管子學刊 2015年2期2015-01-10
- 從清華簡《系年》看兩周之際王權與諸侯霸權之爭
簡(貳)》——《系年》,其中第二章的內容向我們展現(xiàn)了兩周之際西周王室的動蕩及王位更迭的情況,反映了兩周之際周王朝以及地方諸侯的歷史事跡,其內容對于我們審視西周以來一直到春秋初期王室與地方諸侯之間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有助于我們思考西周以來的王權與諸侯霸權之間的關系。①一、西周時期周王室與地方諸侯的矛盾清華簡《系年》是一部戰(zhàn)國中后期的史書,其第二章記述了兩周交際之時的情形,其內容與傳世文獻的記載既有吻合又有相異之處,為方便行文起見,茲列《系年》第二章的部
江西社會科學 2014年10期2014-12-03
- 試論清華簡《系年》的人文史觀
2)試論清華簡《系年》的人文史觀許兆昌(吉林大學文學院,吉林長春130012)在新近出土的戰(zhàn)國文獻中,清華簡《系年》是一部具有高度人文理性傾向的史學作品。它的歷史敘事,完全以人事活動為中心,克服了早期史學作品中神話傳說與人事活動相互混雜的缺陷。它的敘事選材,克服了早期宗教巫術之神秘主義的影響,相比于《左傳》,其理性主義色彩更加突出。它的歷史思想,克服了“天命”觀念的影響,展現(xiàn)出清晰的人文理性的歷史邏輯。《系年》的人文史觀,代表了軸心時期中國史學發(fā)展的重大成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04-17
- 清華簡《系年》與晉靈公被立史事研究
264005)《系年》篇是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的第二輯,該篇分23章,記載了從西周至戰(zhàn)國初年的歷史,內容可與《左傳》等傳世文獻對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因其內容多涉及晉、楚,故有學者認為與晉國或楚國史官有關?!?span id="syggg00" class="hl">系年》中的晉國史事,已有學者進行研究,*如董珊:《讀清華簡〈系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2011年12月26日;胡凱、陳民鎮(zhèn):《清華簡〈系年〉所見晉國史料初探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04-11
- “清華簡”《系年》研究概述
210000)《系年》是“清華簡”的第二輯整理成果,是繼西晉《竹書紀年》之后又一次發(fā)現(xiàn)秦以前的竹簡史書。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整理報告《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楚簡(貳)》出版,整理時題為《系年》。李學勤先生著《初識清華簡》於2013年6月由中西書局出版。是先生研究清華簡的論文集。李先生在《〈系年〉出版的重要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4月)一文中對《系年》做了很明了的介紹:“《系年》竹簡一共138支,……。全書記述了從武王伐紂一直到戰(zhàn)國前期的全國的歷史大
大眾文藝 2014年4期2014-04-11